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南方日報:中國需重視崛起焦慮症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1-27 09:57:23  


  中評社香港11月27日電/文匯報27日轉載了南方日報一篇由清華大學副教授趙可金發表的文章。文章全文内容如下:

  不管中國人多麼理性和自謙,越來越多的國家不再把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的弱國,而是看作一個具有重大影響力的強國。一個國家只有在思想和心理上崛起,才能算真正的崛起。 

  無論從何種意義上說,步入21世紀後的中國最突出的特徵就是迅速崛起。迄今為止,中國不僅成為外匯儲備世界最多、出口總量最多的國家,而且擁有最廣闊的消費市場,世界上最好的高速鐵路和運行速度最快的超級計算機,手中握著的“世界第一”頭銜日趨增多。與此同時,中國面臨的問題也許仍然是“世界第一”,地緣環境最緊張,人口規模最龐大,社會矛盾最複雜,社會制度最特殊。面對相反相成的怪誕現狀,中國正呈現出無所適從的心理焦慮症。 

  從國際環境來看,中國在韜光養晦和有所作為之間舉棋不定,猶豫不決。隨著中國取代日本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中國越來越成為國際關注的焦點,一言一行都受到高度關注。不管中國人多麼理性和自謙,越來越多的國家不再把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的弱國,而是看作一個具有重大影響力的強國。作為既有霸權國家的美國,越來越把中國看作是自己的戰略棋手,頻頻在國內問題、雙邊問題、地區熱點問題和全球問題上對中國的可能戰略意圖進行試探。與此同時,作為一個國際舞台上的新貴,中國正在步入飽受各方面壓力中尋求發展的新環境,面對來自各方面的誤解、偏見和疑慮。

  從國內環境來看,中國在經濟發展與社會改革之間意志不足,騎虎難下。當前中國面臨的諸多社會問題,已經不再是能夠通過發展得到解決的問題,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發展是硬道理等以往克服一切艱難險阻的法寶在面對新挑戰時漸顯不足,老革命遇到新問題。諸如社會收入差距拉大、房價頻頻升高、通脹危險加劇、教育機會不公平、醫療保障不足、環境污染壓力加大等,通過繼續推動經濟高速增長不僅無助於這些問題的解決,反而導致問題更加複雜和嚴重。中國究竟是犧牲經濟發展速度以成全社會改革,還是繼續推動經濟高速增長以加劇道德成本,在全面推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戰略性調整中,中國改革者承受的壓力、決策意志和風險評估都達到了極限,國內輿論也在掀起一波波的激烈論爭。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