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吸儲100萬存1天返3000,買理財產品送金條
CPI飈升、儲蓄搬家、準備金率上調、存貸比紅線……“內憂外患”使得最“不差錢”的銀行也開始分毫必爭。
相比各銀行在資本市場上的“猛吃海喝”,市場外的吸儲大戰也轟轟烈烈開打。儘管監管部門多次叫停違規攬儲行為,但是在年底考核指標和做好明年放貸準備雙重壓力下,部分銀行網點仍不惜鋌而走險,存款返點屢見不鮮,高者存款100萬,一天便可返點3000元。存款送禮品更是司空見慣,包括送黃金。
100萬存一天返現3000元,客戶經理自掏腰包
“100萬存一天,立刻返現3000元。50萬存一年,收益在標準存款利率基礎上翻倍,等於多拿2.5個百分點。”這是杭州地區部分銀行給出的承諾。
據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分析,銀行為了拉存款,返點行為一直存在,尤其是每個季度最後一天這種關鍵時點,其費用更是節節攀升。今年年中的返點還是千分之一,年末已經上升到了目前的千分之三了。
這些行為無疑觸犯了監管禁令,但也已經成為公開的秘密,大銀行一般在這些方面比較謹慎,中小銀行則更敢於冒險。一些小銀行給出的高收益,使得月末銀行存款開始搬家,很多大型銀行的高資產客戶會選擇到小銀行去做“存款一日游”。
該人士還透露,這種存款返現的行為很多並不是銀行埋單,而是客戶經理自掏腰包。現在銀行搶存款非常激烈,只要聽說有閑置資金,客戶經理都是一窩蜂地去搶,拿出自己提成的一部分返還客戶以完成業務指標。
除了存款返現,銀行還有更多吸引存款的方式。
廣東發展銀行工作人員表示,如果有大額存款,該行可以贈送購物卡或者積分,積分可以換取其他禮品。而華夏銀行的客戶經理表示,目前暫時還沒有相關的優惠活動,但是12月20日左右可能會有新的變化,也許是贈送禮品,返現也有可能。
平安銀行工作人員稱,現在監管機構查得非常嚴,一般的小單不值得冒這麼大的風險,得看客戶的資金量再做具體協商。杭州銀行同樣態度曖昧,一旦聽說儲戶有大額存款意向,即表現出積極的興趣,表示可以上門為客戶提供最優質的服務,由客戶經理與儲戶協商具體問題。
而建設銀行雖然不能提供贈品,但是可以為客戶辦理金卡,享受一系列的高端服務。部分銀行更是表示可以給儲戶贈送大額保險。
買理財產品送金條變相吸儲,“存抵貸”回籠資金
對於銀行而言,發行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而募集到資金,一般可以計入總行存款指標。因此對於各地分行來說,所有理財產品募集期的積存資金成為存款衝量的又一條通道。
理財周報零售銀行實驗室研究員注意到,各家銀行目前都在不遺餘力的向有存款意向的客戶推廣理財產品。多家銀行明確表示,臨近歲末,超短期的理財產品很多,年化收益率都在3%左右。購買理財產品可以積分,積分可以兌換禮品,最高可以送20克金條一根。
值得注意的是,年末發行的很多理財產品有一個特點,銷售截止日最遲是12月31日,起息日基本定在1月1日,這些募得的理財資金在12月31日那天可以作為銀行存款。
除了借道理財產品,“存抵貸”業務也成為銀行吸收存款的又一法寶。此次加息前景不明朗,現在提前還貸肯定不划算,“存抵貸”是指將貸款人的還款賬戶和存款賬戶關聯起來,只要活期存款超過5萬元,銀行就會把超出部分按一定比例將其視作提前還貸,節省的貸款利息作為理財收益返還到客戶賬上。
參與吸儲大戰的不只是銀行,第三方融資機構也積極協助銀行“衝量”。據理財周報零售銀行實驗室研究員監測,不少投資公司會動員一些平時用大額資金專門打新股的客戶,讓這些客戶每個月末把資金轉入銀行一兩天,公司則從銀行拿到一定服務費用。
此外,銀行還會聯手第三方借客戶貸款需求而攬儲。據研究員了解,中國銀行在上海的一些網點在客戶提出貸款需求時,會介紹客戶通過第三方來貸款,這樣可以優惠一點。而第三方的任務不僅是協助貸款,更大的任務則是告訴客戶只要存入一定資金,便可獲得貸款優惠。
“不得不觸碰紅線”
“我們現在壓力確實很大,一方面要衝刺年底的考核指標,另一方面也要為明年的貸款投放做準備,但是今年7月,銀監會提出警示,嚴禁各種形式的拉存款行為。我們銀行也發了通知,絕對不允許去觸碰紅線,可是大資金的客戶很多都是非常熟悉年末銀行的攬儲操作的,我們不做,別人可能會去做,那麼客戶怎麼留也留不住。”某股份制銀行北京分行的客戶經理王先生無奈的告訴理財周報零售銀行實驗室研究員。
在強硬的政策監管之下,違規攬儲的行為確實有所收斂,但正如調查結果顯示,雖然沒有任何存款方面的優惠活動,利息嚴格執行央行的統一規定。但變相通過優惠攬儲的行為仍未絕跡,很多銀行依然選擇“曲線吸儲”。
銀行真的很“差錢”嗎,也許是吧。面對不斷創出新高的CPI,“錢放什麼地方都好,就是不能放銀行”的說法不脛而走。而10月股市的一輪行情也使得銀行儲蓄有了一個好去處。據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公司的數據顯示,10月股市新開戶數達到117.3萬戶,新增基金開戶數為21.9萬戶,而央行最新發布的10月數據顯示,10月人民幣存款僅增加1769億元,同比減少1128億元。
除此之外,長時間持續的放貸過猛後遺症已經顯現,部分商業銀行的存貸比逼近75%的政策紅線。
面對如此緊迫的形勢,一位不願具名的城商行工作人員表示,要不是存貸比的壓力太大,誰也不願意去違規,現在銀行業已經聽話很多了,但同時壓力也更大了,今年想要完成指標可能性很小。(來源:理財周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