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民進黨轉型的困境及前景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1-19 00:28:53  


民進黨如選擇全面轉型,就有希望重新穫得執政機會。
 
  首先,“台獨”理念與主張仍然是民進黨政治思想的核心。民進黨下台之後,出任黨主席的蔡英文不僅沒有對陳水扁的“急獨路線”做檢討與反省,反而還在為陳水扁路線辯護,2009年3月15日,在東京的一場演講中,蔡英文稱:民進黨過去執政8年來,確立了台灣“主體”意識、“主權獨立”和由2300萬民眾決定自己前途的共識。蔡英文曾表示:要“重新定義台灣本土論述、建立新的中國論述”。

  2008年9月26日,在民進黨22周年黨慶活動中,蔡英文表示:台灣在“主權”議題的處理上應該要確保三個原則:第一,未來任何的選項都應該開放,任何選項都不能預先排除,包括“獨立”;第二,“台灣人民有權為自己的未來做出決定”;第三,“台灣的未來,只應由台灣人民自己做出決定”。2009年3月22日,蔡英文在《以新本土觀捍衛台灣》一文中稱:民進黨有三大責任:一是必須有承擔守護“國家”的責任,二是必須堅持理想性,三是必須以包容性來擴大社會基礎;強調:“我們是生命共同體,這個生命共同體的‘主權’是我們自己的”。民進黨近期正在研擬“十年政綱”,其中對“兩岸關係定位”問題,民進黨中央明確表示:不會碰觸“國家定位與兩岸定位”,有關“國家定位、兩岸定位”,《台灣前途決議文》處理過的就不必再重抄一遍。蔡英文還明確宣稱:民進黨當初寫下“台獨”黨綱的“前輩”,用意是要確保2300萬人有一個“獨立的主權”;“不會宣示放棄‘台獨’黨綱”。

  由此觀之,民進黨在野兩年多來,雖然陳水扁執政時期強力推行的急進“台獨”主張與路線有所收斂,取而代之多為所謂的“台灣主體性”、“本土主權”、“台灣主權”、“自決權”等論述,其“台獨”理念與主張作為黨的政治綱領在本質上沒有發生任何改變。同時,也正是由於“台獨”主張與意識形態沒有改變,民進黨在對待兩岸關係改善與推進兩岸交流合作方面,仍呈現出“逢中必反”的非理性態度。兩年多來,無論馬英九當局提出什麼樣的兩岸開放交流政策,如開放陸客入島旅遊、開放兩岸大三通、開放陸生赴台就學、兩岸金融合作、陸資入島、兩岸簽訂ECFA等等,民進黨均一律持反對態度。

  其次,激進的焦土抗爭仍然是民進黨策略路線的主軸。雖然蔡英文曾表示民進黨未來“不走深綠路線”、要“理性問政”,做“有執政經驗的在野黨”,但在野兩年多來,民進黨實際上走的卻是一條“議會與街頭雙管齊下”、“為反對而反對”的焦土抗爭路線。由於“台獨”意識形態作祟,民進黨“反中”、“反馬”、“反國民黨”、“反ECFA”、反對兩岸各種交流,在議場上,“摑巴掌”、“勒脖子”、“鎖大門”直至打得“頭破血流”等抗議花樣不斷推陳出新;在大街上,“推倒張銘清”、“追打郭冠英”、“台北圍城”乃至發動“暴力流血”等抗爭模式先後輪番上演。

  2008年,民進黨先後組織或參與了“8.30百日嗆馬”、“10.25反黑心、顧台灣”、“11.06台北圍城”等大型街頭運動;2009年又發動了“5.17保台灣、顧主權”大遊行,2010年6月26日,也就是第四次“陳江會”兩岸即將簽署ECFA之前數日,民進黨再次發動“反一中市場、人民要公投”大遊行,甚至揚言要進行“反ECFA,十年抗爭”。其中,2008年“11.06台北圍城”釀成台灣近十年最嚴重的流血暴力事件;2010年7月8日,針對ECFA審議,藍綠“立委”再次暴發嚴重肢體衝突,終至血灑議場。在此期間,蔡英文曾揚言:民進黨“未來走上街頭抗議可能變成常態”,“為了捍衛人民權利必須衝撞”,“不保有革命性格就無法改變與抵抗”;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也直言未來將採取“焦土抗爭”。上述事實說明,在野兩年多來,民進黨策略路線仍然是操弄民粹,進行非理性的政治煽動,挑動族群對立、“統獨”對立、朝野對立、兩岸對立,基本上沒有扮演過“忠誠的反對黨”的角色,與民主政治中的“理性問政”、“良性競爭”、“建設性反對黨”等理念完全背道而馳。

  其三,派系共治動態平衡仍然是民進黨權力結構的特色。民進黨的前身即所謂的“黨外”,實際上是各種反國民黨勢力的大聯盟,因此,民進黨建黨之後,長期維持派系山頭林立、理念路線歧異、利益爭奪兇狠的黨內生態。2008年民進黨處於穀底之際,民進黨內扁系、謝系、蘇系、新系、游系、“急獨”勢力和年輕世代等各派系勢力都以不同方式投入黨主席之爭,在派系爭持不下、相互妥協後,“形象清新”的蔡英文在新潮流及年輕世代的支持下順利出任黨主席。蔡英文出任黨主席後表示要推動政黨組織改造,要合理解決人頭黨員問題、重建黨的社會形象;引導派系政治從利益分配轉向對政策路線的探討與思辨;加強黨部與社會運動的連結等。

  2008年7月20日,蔡英文上任後第一次全代會,通過八項黨務改革案,擴大中執會、中常會的參與範圍,廉政條例和公職提名辦法有重大變革,黨中央權力大幅增加,其中“廉政條例”,將“起訴就停權、一審有罪除名”的規定修改為“一審有罪停權、二審有罪除名”。2009年2月,蔡英文提出民進黨必須走向民主開放的結構,具體內容包括:第一,要重新整理黨中央的組織結構,讓它接觸並吸納各方意見與聲音。第二,透過在野“國是會議”及各種平台,與社會各個層面互動。第三,在許多重要政策上,形成民間的共識。第四,在各項選舉提名作業,考慮範圍擴大,廣納賢才,不限於民進黨內部及黨員。第五,加速黨務改革,納入政黨研究專家及非民進黨精英,檢討黨的結構(柔性或剛性政黨)、初選制度等。2010年1月24日民進黨“臨全會”敲定年底五都“直轄市長”選舉以協調與民調為主,不用黨員投票;“直轄市”議員提名採完全民調,也不進行黨員投票。經過以上一系列黨務改革,民進黨在陳水扁時代“扁系一派獨大、人頭黨員充斥”等現象有所緩解,中央黨部基本上是青壯派接棒,權力核心仍大體維持“派系共治、動態平衡”格局。近階段隨著整體實力的逐步恢復,民進黨內各派為了爭奪政治資源的內鬥又明顯抬頭,如年底“五都”選舉候選人之爭,各派系勢力之間甚至同派系內不同候選人之間的競爭廝殺依然是刀刀見骨。總體而言,在野兩年多來,民進黨在黨務方面進行了一系列改革,但組織體系、權力結構並沒有根本性變化。

  無庸置疑,政黨適應性轉型的過程是痛苦的,並可能充滿著鬥爭,更不可能一蹴而就;從某種意義上說,政黨本身在本質上是抗拒變革的。民進黨下野兩年多來,來自黨內基層尤其是青壯派要求改革與轉型的呼聲相當強烈,但礙於各種因素制約,從實際情形看,可謂“雷聲大、雨點小”、“小調整、無轉型”。民進黨未能順利轉型的原因主要有四:

  其一,蔡英文因素。2008年民進黨下野之際,對於深陷危機泥潭的民進黨而言,“形象清新”、沒有派系背景的蔡英文是一個最佳選擇,因為民進黨急需一位能為各派系接受並能讓民眾耳目一新的人物,以便使民進黨不至於分裂並讓民眾看到民進黨有改革的希望。然而,蔡英文所謂的“形象清新”主要是指其沒有派系背景、沒有貪瀆案底以及都會型知識女性等方面,但在“台獨”意識形態方面,眾所周知,蔡英文曾經是李登輝“兩國論”的主要炮製者之一,陳水扁執政時拋出“一邊一國論”及“廢統”、“正名”、“制憲”等一系列激進“台獨”政策時,蔡則是扁政策重要的捍衛者與執行者之一,蔡英文接任黨主席後還曾自我表白“立場堅定”。因此,希望蔡英文以壯士斷腕之姿“顛覆自我”,帶領民進黨與陳水扁“急獨”路線做徹底決裂與切割,顯然是不切實際的。蔡英文也瞭解,“陳水扁共犯結構”不僅僅是陳水扁個人貪腐的問題,也有民進黨的結構性問題,包括政治運作方式、政治文化以及“台獨”意識形態等問題。作為“陳水扁共犯結構”的一員,蔡英文至多也只能在維持現狀的情況下對黨內弊端進行一些微調,重大改革與轉型幾乎是不可能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