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在現代化進程中重塑中華文化影響力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1-30 00:03:48  


中華文化如何向世界展示,是一個高遠深邃的大課題。
 
  第二是中國的國家形象。新中國成立以後,在國際上的國家形象總體上是正面的,一個新中國屹立在東方,生機勃勃,雖然有東西方陣營冷戰對抗,有意識形態衝突,但仍然堅強地站起來了。改革開放之後,商品社會帶來的“商品拜物教”以及由此形成的一系列西方價值觀念,對我們的國家形象產生了負面影響和衝擊,出現了道德倫理秩序裂解,出現了唯利是圖、造假、不誠信等社會現象和問題。近年來,在大力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和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中國的國家形象有了很大的改觀,未來最根本的是要提高國民素質教育。中華民族的國民素質或者民族性的再造,必須把古代和現代、東方和西方的價值觀念結合起來,把中華五千年文明精神、文化價值傳統,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我們現在社會通行的普世價值結合起來,摒棄那些“偽中華文化”、“偽東方文化”,摒棄商業操作過程中表現出來的一些膚淺、低俗的東西,給世界一種現代的、純正的中華文化。要弘揚真正體現正氣和正義的東西,弘揚中華民族真正的傳統、典雅、周正的廟堂文化。我在9年前出版的《百年的沉思--回顧20世紀主導人類發展的文化觀念》一書中,寫到了科學發展、和諧社會、可持續性發展與環保等問題,也提到了“生態文明”。如果這些觀念都能和中國古代的傳統文化結合起來,就能給予外界一種全新的中國國家形象。

  未來中國的國家形象應該具有三個方面的特征:一是不帶有攻擊性和強制性的國家行為,要與具有強大軍事力量并經常攻擊他國的某些大國完全區隔、完全不同;二是要有與其他國家共存共榮的和平外交方式;三是對30年經濟高速增長之後的“中國模式”進行總結和理論化的闡釋,并惠益於全世界。

  第三是中華文明的形象。中華文明的形象與中華民族的形象、中國新的國家形象既有聯系又有區別,她更宏大、更寬泛,是五千年中國歷史發展中形成的影響東亞與世界的文化系統,是一個大的文化共存和思考。這方面如果處理不好,周邊一些繼承了中華文明的國家就會和我們爭奪文明的發明權、發源權。比如,韓國與我們爭“端午節”、“漢字創造”、“中醫中藥”的發源權,甚至涉及歷史的解釋和當今的地緣政治中的版圖領土問題。

  因此,整個中華文明的形象屬最高一層,是一個大的系統工程,是中國歷史、哲學、音樂、舞蹈、建築、宗教、電影、繪畫、戲劇等的綜合。這方面我們比較欠缺,西方國家則相對做得比較好。美國的漢堡、可口可樂、好萊塢大片、美國大兵的軍事基地、美元等等,閉著眼睛,都能想出這些美國的“文化符號”。中華文明的形象在當今世界卻很難給世界各國人們具體的“文化符號”表征。現在很多年輕人愛看韓劇,認為代表了韓國文化,殊不知這些實際上都是中國文化的體現,韓劇《大長今》裡面的中醫、食療、宮廷禮儀、人際關系、甚至包括服裝等,每一樣都是宋代、明代中華傳統文化的體現。而我們自己拍的一些電視劇,卻很少將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實事求是地展現在國人和世界人民面前。這方面值得我們去反思。

  發展文化影響力要強調的幾種觀念

  中國改革開放30年創造了“中國奇跡”,也使“北京共識”或者說“中國模式”作為經濟發展的成功模式開始取代“華盛頓共識”。在這種情況下,發展文化影響力和重塑中華民族價值觀,第一要務是要適應中國的崛起,適應當代中國社會的變遷和時代的發展,調整傳統文化價值的內在機制,使政治、道理觀念回歸到適當位置,使文化價值觀成為中國與外在世界交流的重要方式,使中華民族在世界上生存品質得到不斷的提高、生存意義得到不斷的升華。要做到這一點,關鍵是要樹立科學的、合理的價值判斷和觀念形態標准。

  第一,要確立“大生命意識”。西方文明在物質攫取和對自然的征服方面,確實走到世界文明發展的前列,但也招致了破壞生態平衡,損害人類公平公正發展,戕害不同文明生存共處的嚴重後果。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民胞物與”等觀念則啟示我們,人類應在生態哲學和自然道德的基礎上,樹立“大生命意識”。這種“大生命意識”,應該有別於西方基督教為中心的征服性文明,要強調把宇宙萬物、自然資源都視為生命來一同對待。

  第二,協調人與自然的關系。未來人類應該建立起一種生態文明,這樣才能保證人類的永續發展,才能真正發揮文化的影響力。因此,要通過人與自然的主、客體角色轉換,培養和激發藝術、宗教和道德感情,豐富對自然界的認知,和睦人與自然的關系。

  第三,協調人與社會的關系。不同民族、不同文化有不同的處事之道,有個人主義、集體主義、自由主義、民主主義等。要通過法制的建立,不斷提高中華文化的融合力,依據社會發展的進程、人的素質和社會心理狀況,吸收其他文明中諸如民主、人權和社會公正等先進思想,充實“仁”、“恕”、“均富”等中華傳統思想的現代意義,豐富中華文化中政治觀念、法律觀念、哲學觀念等文化要素的現代內涵。

  第四,提升人“向善”的本質。西方基督教文明強調“原罪”和“人性惡”,強調“法律止惡”而忽視道德的發展,難以避免使人流於物欲膨脹,淪為制度的工具。中華文化則強調“道心惟微、人心惟危、惟精惟一、允執厥中”,人的社會性不易培養,人的自然性容易膨脹,將兩者都不偏廢,合而為一,相互協調才能形成健全的人性。這就啟示我們,人類未來發展應該做到自然性與社會性的均衡合一,在健全的人格中不斷靠哲學、宗教、藝術、文學等各種修養來提升人的“善根”或稱為“人的向善性”。

  兩岸攜手弘揚中華文化、重塑文化影響力

  胡錦濤總書記在紀念《告台灣同胞書》發表30周年座談會上重要講話中指出:“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瑰麗燦爛,是兩岸同胞共同的寶貴財富,是維系兩岸同胞民族感情的重要紐帶。中華文化在台灣根深葉茂,台灣文化豐富了中華文化內涵。台灣同胞愛鄉愛土的台灣意識不等於‘台獨’意識。兩岸同胞要共同繼承和弘揚中華文化優秀傳統,開展各種形式的文化交流,使中華文化薪火相傳、發揚光大,以增強民族意識、凝聚共同意志,形成共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這對島內一部分別有用心的人試圖割裂台灣文化和中華文化的母體聯系,用“台獨”意識綁架台灣意識,無疑是一次有力的宣示。

  以孔孟學說為代表的儒家思想,既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脈,也是兩岸文化發展的主流。儒家學說發端於大陸,17世紀中葉傳入台灣。1666年1月,台灣的第一座孔廟和明倫堂在台南建成。儒學在台灣的深耕和發展,為台灣的開發、近代化和現代化提供了不竭的動力。尤其是上世50年代以來,唐君毅、牟宗三、徐復觀等人倡導的現代新儒學思潮在台灣勃興,主張繼承先秦儒家的人文主義傳統,吸納新的時代精神,提出了文化現代化和教育現代化的目標,把倫理、民主、科學作為重建中國文化的基石,成為“中華文化在台灣根深葉茂,台灣文化豐富了中華文化內涵”的生動寫照。

  這些年來,在兩岸有識之士的大力推動下,兩岸的文化交流非常熱絡。交流的範圍越來越廣,層次越來越高,并且在交流中不斷增進共識,促進合作。兩岸應進一步加強合作,把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民族認同的心理、戀土歸根的意識、內聚凝合的情感、企求統一的願望”(婁傑《中華文化與祖國和平統一》),深植於兩岸人民心中,把中華文化發揚光大,不斷增強中華文化的親和力和影響力。說到底,重塑中華文化影響力,應該是今日兩岸同胞共同面對的課題,也是全世界中華兒女肩負的共同責任。

  現代中國,承載著五千年的文明遺產,創造了新的中國奇跡。我們給世界提供的不僅僅是巨額貿易中的日用消費品,更是一種發展的模式,呈現給世界的不是征服,而是諧和萬邦,引導人類的不是戰爭,而是和平共處,處理與自然的關系上,不是對自然的貪婪索取,而是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中國改革開放、貿易發展、參與經濟全球化,可以“溫暖全世界”,但是中國還要“說服全世界”,更要與全世界不同文明、不同文化“平等對話”“和衷共濟”。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10年11月號,總第155期)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