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于建嶸:基層正在起變化 不能光施壓不放權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0-24 13:23:11  


  中評社北京10月24日電/知名學者、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社會問題研究中心主任于建嶸日前接受時代周報專訪時指出,中國目前的基層治理模式變革,既要推行由上而下的壓力,還要推行由下對上的壓力。“特別是縣一級政權要改革,主要突破點在於改革我們的人大。要我們的人民代表對人民負責,接受人民監督,這是一個可能很大的出路。”

  至於選擇縣級人大的原因,于建嶸表示,因為縣級政府是真正意義上的基層,它有完整的司法權,鄉鎮都沒有。而且,目前縣級制度層面的權力過小,但面臨的問題卻是很多,必須要給予縣級政府更多的權力。最後,縣級不像省級、中央,它不會產生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作用,中央和省完全可以站在一個比較中立、理性的態度來進行改革。

訪問內容如下:

PART 1 基層官員為何“雷人”

  時代周報:就我的感覺,目前基層官員在通過媒體,尤其是網絡傳達給普通民眾的印象總不那麼好。比如很多雷人雷語往往都出自這些似乎有點“不知天高地厚”的基層官員。例如,最近爆出的“沒有拆遷就沒有新中國”、“跟政府作對就是惡”等等。在你看來,你對目前基層官員在民眾心目中的總體形象作如何判斷呢?
  
  于建嶸:目前基層官員的形象有點負面,這是一個基本事實。我最近開了微博,每天我都會在上面發一些普通老百姓發來的求救信息。他們給我寫信、發材料,但我也沒有辦法,只能通過微博發出去,看看有沒有媒體關注,可以幫助他們解決下。

  時代周報:造成這種情況是媒體的效應,或者新媒體技術,比如網絡的出現,還是確實目前的基層官員做得不盡如人意,抑或兩者兼而有之?

  于建嶸:這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個方面是這些年來,一些基層執政官員無視國家法制,欺壓民眾,他們在老百姓心中的形象自然就被搞壞了。另一個方面,確實有一些媒體在報道官員的新聞時,存在過於簡單化、片面化,喜歡把問題誇大,甚至添油加醋的現象。你說的新媒體在這中間的作用還只是一個方面,我認為主要的還是大環境發生了變化,基層政府與社會之間的摩擦越來越多,政府和老百姓之間的矛盾越積越深。

PART 2 基層官員日子為何不好過

  時代周報:實際上基層官員的日子恐怕也越來越不好過,除了目前網絡監督的巨大效力外,給我的感覺是,基層官員還處在一種“權小責大”的狀態下,比如一個縣裡的某個普通部門,可以領導、使喚它的部門有很多,但基層官員的權力施展空間確實很小的。

  于建嶸:我認為中央政府對基層政權的判斷出了很大的問題。在很多政策中,中央過多地考慮了對於基層政府的施壓,但沒有給出制度性的解決渠道,這就使得很多基層政府在面臨行政高壓的情況下,他們不得不採取一些非法的手段來應對民眾的各種訴求。

  時代周報:也就是說,基層官員成了上面政府和廣大民眾之間的“夾心層”,地方政府成了“夾層政府”。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