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智庫文章:釣魚台撞船事件後續觀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0-18 11:12:22  


  中評社台北10月18日電/中央網路報13日發表“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助理研究員劉奕伶文章,談中日釣魚台船隻擦撞事件,主要內容如下:

  壹、前言 

  9月7日,大陸籍漁船與日本海上保安廳巡邏船在釣魚台附近海域碰撞,事後船員被釋放,但船長被日方扣留。在船長被扣留後,引起大陸的高度重視,多次嚴正表達抗議。最後日本顧及兩邊關係受損,菅直人政權決定釋放船長。這次的事件除了再次觸及釣魚台主權歸屬問題,也被廣泛討論是否牽動美日戰略問題。此外,由於釣魚台一直為“我國”固有領土,因此,台方未來應如何因應相關問題,也相當值得關注與探討。 

  貳、9月7日中日船隻擦撞事件始末 

  福建漁村有一句順口溜“防盜防火防保釣”,正是過去長時間以來,大陸對於釣魚台列嶼主權問題的消極態度之生動描述。然而,隨著大陸實力的大幅增強,以及近年來日本不斷在釣魚台上興建建物,並且不斷派船驅走同樣宣稱擁有主權的“我國”台灣籍或是大陸籍漁船,使得釣魚台問題已經到了一觸即發的地步。 

  9月7日,大陸籍漁船“閩晉漁五一七九號”與日本海上保安廳巡邏船碰撞,造成大陸籍船長及十四名船員被日本扣押。事後船員被釋放,但船長詹其雄被日方扣留接受調查,直到9月24日始被釋放。 

  在事件發生後,大陸不斷對日本提出抗議,要求釋放船長。發言的官員層級也不斷升高。9月21日時,甫抵達美國參加聯合“國會”議的大陸總理溫家寶對此發表談話。根據大陸媒體報導,他說,“如果日方一意孤行,中方將進一步採取行動。由此產生的一切嚴重後果,日方要承擔全部責任。” 

  根據媒體一般判斷,從溫家寶親自開口表達抗議,代表中方對此事件的重視層度。不過,真正使日本不得不放人的原因,除了兩方外交關係進入高度緊張狀態外,大陸旅行社集體取消赴日旅遊計劃、以及暫時停售“稀土”予日方,兩者造成日方重大經濟損失,才是日本最後放人的關鍵因素。 

  參、釣魚台主權相關各方反應 

  本次衝突雖然最後和平落幕,但是各方對於釣魚台的主權並未鬆口。主張有主權的“中華民國”政府、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以及日本政府,均正式重申主權。 

  不過,本次發生衝突的兩造,大陸與日本,雙邊關係一度因為釣魚台議題陷入危機。然而在10月4日時,經由日本首相菅直人和大陸總理溫家寶在出席亞歐高峰會的空檔曾短暫會晤,雙方已經開始彌補雙邊關係,兩人均適時表達了“應改善關係,恢復研究雙邊關係”。值得注意的是,關於釣魚台列嶼主權問題,由於涉及戰略位置以及海底油氣能源開發所有權,大陸與日本並不存在轉圜空間。因此,兩邊日後必然會因海域主權問題而發生衝突。 

  除了涉及主權爭議的“中華民國”、大陸、日本三方外,近日在東北亞、東南亞海域動作頻頻的美國也是這次事件中的重要角色。“美日安保條約”中指出,條約適用於日本政府管轄的領土,也因此,由於釣魚台現歸日本管轄,則該區域若發生武力衝突,美日兩國勢將共同面對。不過,美國對於釣魚台的主權問題,目前仍採取模糊政策。美國國務院主管亞太事務的助理國務卿康貝爾(Kurt Campbell) 9月28日表示,美國對釣魚台的主權歸屬不採取立場;然而,卻也同時指出,美國有責任維護釣魚台附近海域的安全。 

  肆、政策建議 

  釣魚台列嶼自古以來便為“我國”的屬島,也因此一直屬於“中華民國”固有疆域。雖然目前兩岸由於歷史因素呈現分治狀態,但並不影響“中華民國”“憲法”仍認定大陸地區為“中華民國”領土一部分的基本態度。因此,當大陸漁船於釣魚台海域與日本船隻發生衝突時,我政府應該相當程度比照“我國”台灣籍漁船方式,適時予以協助,以及對日方表達主權不可侵犯的立場。 

  隨著自然資源日漸匱乏,以及大陸對於海洋戰略的重視,釣魚台海域的主權衝突機會日益增加。面對此局勢,我政府除應考慮正式以外交方式表達主權外,亦應慎重考慮是否派遣海軍軍艦航行相關海域宣示主權。畢竟,由於近年來政府對於釣魚台採取外交上宣達主權的方式,缺少實質派兵巡防,使得日本得以不斷在釣魚台上進行各項建設,甚至因為深知政府不願生事的態度,而直接派出巡邏艦將釣魚台海域直接視為自己領海,不斷驅離“我國”漁船。也因此曾於2008年上演撞沉“我國”“聯合號”海釣船事件。 

  對於釣魚台主權,“中華民國”政府基於維護國家尊嚴,絕對沒有存在退讓的選項。此外,若是一味顧及兩邊關係不斷低調處理相關問題,則來日釣魚台列嶼主權勢必被日本強行佔走,嚴重傷害我漁民生計、國家利益與“中華民國”在國際上地位與尊嚴。


    相關專題: 保衛釣魚島 官民同仇敵愾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