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世界日報:保釣是全球華人的愛國圖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0-18 11:04:16  


  中評社香港10月18日電/美國世界日報社論13日社論說,釣魚台是中國的領土,這點明代史冊已記載得很清楚,但為何日本卻聲稱擁有釣魚台的主權呢?原來早於甲午戰爭前,滿清對外島毫不知情,如是日本把釣魚列島劃歸沖繩管轄,馬關條約簽署後,釣魚列島靠近台灣,自然一併割讓給日本。到了1970年,美國稱會於1971年將占領的琉球,交還日本;而一向由日本管治的釣魚台,美國不知主權誰屬,竟然亦一併歸還日本了。主權與治權是兩回事,保有治權的日本,並不等於一同擁有主權,因此中國仍擁有釣魚台的主權,不能因美國的誤交而改變事實。

  社論說,但為何兩岸政府,對這件有關中國主權,以至領土完整的事件,竟然差不多全無反應呢?原因是對兩岸政府的國際地位,1970至1971是關鍵性的時刻,在國際關係,不能有任何偏差,亦不能牽涉在任何國際糾紛裡面,否則將爭不到,或失去了聯合國的席位,美日兩國,是關鍵性的兩票。1971年,大陸爭回了聯合國的席位,但步伐未穩,而台灣又失去方寸。

  政府雖不理,但民間卻大搞;搞的源頭,是在美國;搞的旗手,竟然是以往對政治比較冷感的台港留學生;搞的範圍,竟然包括世界各地,由美國而英國,而法國,而台灣,是台灣少見的政治活動。到了1972年,香港出現了罕見的政治運動,保釣的集會、示威,以至遊行,持續一段相當時期。至於搞的時間,竟然持續了40年,直至今天,連小小的澳門,亦不時有保釣行動。今天又加入了中國大陸的熱血人士,雖然受到抑制,但畢竟大陸已逐步開放。因此,今年是保釣40周年紀念,亦是兩岸四地一起去紀念的最大媒介。

  社論說,那麼40年後,又會如何呢?恐怕要維持一個時期,甚至一段長時期。原因是日本國內的一股防華風。過去20年,日本經常更換首相,唯一可長期執政的兩位,都是以對華強硬見稱,更改日本侵華史實的教科書,已被大眾接受。新上任的外相前原誠司,又主張修改“憲法”,擴充軍備,最近且主張加強外島的防衛,更鼓吹“中國威脅論”,主張日美聯防,去遏制中國,釣魚台自然成為火引。

  早期的保釣運動,是台港學生的政治覺醒,今日香港不少民主人士,是昔日的保釣份子,而目前台灣的馬英九,亦曾參與保釣行動,中期的保釣運動,開始滲入了一些政治臥底,特別是來自大陸的職業學生,滲透一些組織,亦影響一群學生,保釣運動亦包涵了一些台獨分子。今天的保釣運動,反而變得相當單一,因為兩岸已可自由交往,港澳已回歸中國,台獨亦可公開活動,保釣運動已變成相當單一兼單純的愛國行動。只是大陸對此仍有相當的保留,道理很簡單:根據毛澤東,群眾運動會如魚得水,水能載舟,亦可覆舟,中共很怕群眾運動很易轉化為反共活動,因此須抑制。

  社論說,不過,日本是吃硬不吃軟的。2008年新上任的馬英九,對日本軍艦撞沉台灣漁船的事件,表示不惜一戰,結果日本放人賠錢;韓國人民對獨島主權寸土不讓,反受到日本政客的尊重。因此,兩岸對保釣政策,應重新定位;特別是大陸,若想統一中國,應從保釣運動開始,因為這是全球華人的愛國圖騰,因為只有就這方面,華人才出現思想上、行動上,以至目標上的統一。 


    相關專題: 保衛釣魚島 官民同仇敵愾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