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居民收入差距持續拉大 專家:拐點漸現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0-03 14:08:25  


 
  拐點正在到來?

  中國的收入差距為什麼會持續拉大?這種趨勢是不可逆轉的嗎?這些問題在學術界中引起廣泛討論。

  日前在上海世博會一次主題論壇上,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馬斯金開門見山地說:“按照經濟學中的比較優勢理論,隨著全球化的推進和國際貿易的增加,發展中國家的勞動密集型產業會獲益,從而縮小該國的貧富差距,但在中國,事實情況並非如此。”

  為此,馬斯金提出一套替代理論:發展中國家也有高技術的管理層和低技術的生產工人。而全球化的結果是,發達國家的企業往往選擇與發展中國家的管理層及技術人員合作,而附加值最低的製造環節由生產工人執行。這樣一來,前者確實享受到全球化的好處,而後者的收入很難提高,於是貧富差距就被拉大。

  李揚表示,城市化、工業化把大量的資金和高技術水平的工人聚集在一起,由此造成了城鄉收入差距的拉大,但這只是階段性現象,在未來不可持續。

  他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已有初步觀察,認為城鎮化率達到45%時就是這樣一個轉折點,過了轉折點後,城鄉收入差距會逐步縮小。統計數據顯示,2009年我國的城鎮化率已達到46.6%。

  是什麼因素導致了這種轉折呢?李揚認為,首先是城市地區的工業化已初步完成,各項商務成本趨向提高,資本和勞動力不再單向集中,而是在城鄉之間雙向流動。此外,第三產業的崛起也使得城市優勢消失,有時農村條件在發展三產方面更加優厚,這會導致配置在鄉村的資金收益率有可能比城市更高。比如,李揚就觀察到很多企業在上海郊區的崇明投資養老事業,有消息稱,像泰康人壽這樣的大型保險企業也在其中。

  如果說轉折點已經到來,那麼創造條件促使這個過程更快地展開,便成為中國政府的任務。實際上,此類嘗試已在進行。“比如,提高農產品價格,但因為人均土地少,這種做法效果有限。至於補貼,那就更有限了。”柯炳生說,“根本的出路還是讓更多人從農村轉移出去。”

  在轉移的過程中,土地是核心問題之一。李揚表示,如何在城鄉之間配置土地,如何確保農民能夠分享土地帶來的收益,如何讓土地不僅成為農民的收入手段而且是養老手段,“顯然,這需要一個全國性的制度安排。”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