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美應發積極信息 不要再猜忌中延誤溝通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9-05 00:15:02  


中美應及時開展對話,要向彼此發出積極、明確的信息,不要在猜忌當中拖延必要的溝通和談判。
  中評社北京9月5日電/瞭望新聞周刊文章:“要看清中美關係發展的主流”,要向彼此發出積極、明確的信息,不要在猜忌當中拖延必要的溝通和談判。

  為進一步厘清中美關係的實質,《瞭望》新聞周刊記者電話採訪了上海社科院副院長黃仁偉。

  美國要借用多邊力量來打牌

  《瞭望》:最近,國內外有些觀察家評論說,中美關係今年的特征是“海權之爭”,你覺得這麼看有道理嗎?

  黃仁偉:對這種觀察我只能部分地同意。海上安全問題在中美安全關係中上升了。上世紀90年代末“撞機事件”之後,美軍在中國沿海地區的偵察活動不僅增加了,還引起過一些後續摩擦事件。近來美國相關動作表明,它有意介入中國同周邊國家領海主權及劃界爭端,使中美關係海上爭端添加了多邊化色彩。

  這個現象並不是說明中美關係的性質發生了變化。它只是中美關係由一個隱性問題變為顯性問題,背後的動力是美國急切尋找制衡中國的新牌。以往那些老美國牌,比如台灣、匯率等,都沒有撼動中國,甚至反過來會傷害自己。海上安全就成了“沒牌的牌”。既然美國要借用多邊力量來打牌,那麼至少說明美國還無法以自己作為主體,同中國進行一場全面對抗。

  冷戰結束以來,美國在獨聯體的中亞地區花了很大力氣,結果對增量最大的亞太地區卻忽略了。它感到自己在東亞處於守勢,甚至是一種退勢。現在想轉勢,宣示“重返亞洲”,只好利用中國和周邊國家之間的歷史遺留問題來擴大自己的空間。

  但是這個空間很有限,首先美國不是爭議方之一,最多充當“仲裁人”,其次,中國與東盟已經有了關於處理南海爭議原則的共同文件,而更重要的是和平、發展與合作已成為東亞地區主導趨勢,亞洲鄰國不可能回到冷戰時代。美國東亞政策和對華政策恐難實質改變,目前它在西太平洋的一系列動作是一種策略和戰術調整。如果我們將其視為戰略轉變,我認為是高估了美國的意志和能力,也低估了亞太地區和平與發展的歷史趨勢。

  莫被美國人的戰略試探所誤導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