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搞工藝美術的,一沒待遇,二沒名聲呢?”莫國偉常愛問這個問題。雖然政府最近又組織評選了一屆“工藝美術大師”,每人發了1萬—2萬元獎金,但在莫國偉看來,這對吸引人才仍是杯水車薪。例如,許熾光現在每月補貼僅40多元,帶學徒沒有補貼,又無法享受定期檢查身體等體現專家社會地位的待遇,可謂無利又無名!
吸引人才難之外,廣綉產業的二次發展同樣面臨著稅收政策的“攔路虎”。鄭乃謙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實施增值稅之前,廣綉的平均稅負約為4%,即每銷售1萬元人民幣納稅400元;實施增值稅後,平均每年的實際稅負為12.8%,這意味著,每1萬元人民幣銷售納稅1280元,是之前的3.2倍。
廣州市民間文藝家協會會長曾應楓坦承,廣綉的發展不如蘇綉、湘綉、蜀綉,基本屬於“自生自滅型”。列為“非遺”後,政府不應該還是任其自生自滅。因為,市場化有沉有浮。若“沉”了,如何對得起“非遺”?
廣綉(小百科)
亦稱“粵綉”,包括廣府的廣綉和潮汕的潮綉。它以布局豐滿、圖案繁茂、場面熱烈、用色富麗、對比強烈、大紅大綠而著稱。其品種有真絲絨綉、金銀線綉、金絨混合墊綉和墊凸綉等4種,針法多達30餘種,講究細致均勻、紋理分明。
廣綉最早見於盛唐時期。明代廣東手工業發展很快,正德九年(1514年),一名葡萄牙商人在廣州購得龍袍綉片回國,獻給國王,廣綉從此揚名海外。明末清初,廣綉最為興旺,單廣州一地就有技藝精湛的“花佬”(指男綉工,與其他綉種不同,廣綉師傅歷史上大多為男性)3000多人。藝人餘德的作品《睡獅》、《牡丹孔雀圖》還曾在1915年的“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獲獎。
(文章來源: 人民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