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式微”到何種地步?“可以說,若再無人做,這工藝就可能斷在我們這代人手裡了。”廣州綉品廠黨支部書記黃志文告訴記者,2003年,轉行多年的綉品廠開始恢復生產廣綉,但已無多少人知道廣綉工藝。綉廠只得將許熾光、梁桂開兩位大師返聘回來,並新招了7名綉工。
雖然,現在的廣東,已經有了10家左右的綉品生產企業,但大多慘淡經營,總產值規模不過一兩億元。
廣州綉品廠的日子也不好過。2003年以來,廠子一直虧本,直到最近兩年,獲政府扶持,購買其刺綉作品做外賓禮品,才慢慢見了效益。
廣東省工藝美術協會副會長莫國偉解釋,手綉周期長,無法適應現代流水線、大工業要求;加之產業規模小,利潤低,不受重視。“在廣東特別是珠三角,投資、就業的門路很多。相對來說,刺綉就幾個億產值,誰有興趣賺這點錢?”
更讓人憂心的是,廣綉技藝後繼乏人。許熾光出生在百年廣綉世家,但家族中流淌的廣綉血脈傳到他這裡,就已經斷了,孩子們早就另謀出路。“不是我不想讓他們接班,也不是他們對這行沒感情,實在是覺得,做廣綉沒出路。”許熾光語帶辛酸。
始於唐朝的潮綉同樣面臨傳承難。據潮綉大師康惠芳介紹,潮州地區現在從事潮綉製作的綉工,只剩下300多人,其中能綉出雙面綉高技法的僅有1/3。“年輕人不願學啊。”她搖搖頭,“一般家庭孩子要上學,上完學就出來工作,根本不願意、也沒時間去拾這門手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