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新聞分析:從債務危機看歐元區體制性缺陷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8-20 10:01:31  


  中評社北京8月20日電/今年上半年,一場愈演愈烈的主權債務危機使歐元面臨著自誕生以來最嚴峻的挑戰,一度有望向美元發起挑戰的歐元黯然失色。新華社的新聞分析指出,在這場危機中,歐元區體制性缺陷暴露無遺,這給歐元前景蒙上陰影。

  剖析這場危機,雖然成因種種且各國情況有所不同,但危機集中爆發於歐元區內卻反映了某些共性,尤其是歐元區“天生”的體制性缺陷,即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二元性”。

  歐洲中央銀行行長特裡謝曾指出,從總體財政狀況來說,歐元區並不比美國或日本等其他發達國家糟糕,但歐元區卻在債務危機中首當其衝,這背後反映的歐元區架構問題值得深思。

  基於各國政治意願,歐元區成立之初只是統一了貨幣政策,卻沒有統一財政政策,財政大權依然被視為是各國主權範圍內的事情。這種二元結構從一開始就遭到過質疑,但直到債務危機爆發,其危害性才真正顯現,具體來說主要表現在兩大方面:一是從事先預防來看,這種二元結構無法對歐元區內成員財政狀況進行有效監督和及時糾正,造成財政紀律鬆懈。二是從事後應對來看,二元結構充分暴露出了歐元區危機處理能力不足。

  為便於實行統一的貨幣政策,單一貨幣區內的成員即便不能統一財政,也應在財政上保持步調一致。針對歐元區財政“短腿”的天生缺陷,歐盟通過《穩定與增長公約》為歐元區成員的財政協調提供了基本框架。但事實證明,公約執行力相當有限。

  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希臘率先陷入債務危機與其多年來無視歐盟財政紀律,財政赤字和公共債務常年超標有關。金融和經濟危機的打擊則讓本已捉襟見肘的希臘政府最終陷入危機。

  與此同時,歐元卻在一定程度上為不守規矩的赤字國提供了“庇護”。通常,一國財政狀況惡化時,其發行國債融資的成本將會上升,這會迫使該國及時鞏固財政,但在歐洲債務危機中,市場這只“無形之手”卻失靈了。

  這一方面與希臘在統計數據上做手腳有關,另一方面也是起因於歐元“保護傘”。所謂大樹底下好乘涼,希臘等國享盡了歐元“紅利”,得益於歐元區的低通脹、低利率政策,這些國家依然不用為融資發愁,歐元區的低利率政策甚至進一步刺激了這些國家過度消費。結果當問題累積到十分嚴重的程度時,市場的劇烈調整令歐元區付出了代價。

  在應對危機時,一方面,由於沒有統一的歐元區“中央”財政作後盾,再加上所謂“不救助”條款,當希臘等歐元區國家出現債務危機時,它只能依靠自身財政作為償債擔保,可謂勢單力薄,難以消除市場擔憂,同時也為投機者逐個擊破提供了機會。有分析人士拿希臘與美國某個州作類比,儘管美國個別州的財政狀況比希臘還糟糕,卻不會出現類似希臘的危機,因為有美國聯邦財政作後盾。

  另一方面,歐元區在希臘陷入危機後也沒有一套現成的應對機制可以彌補“中央”財政的缺失。歐元區國家在經過數月的討價還價後才出台希臘救助機制,這被認為是造成危機一步步擴大的一個重要原因。

  此外,債務危機還暴露出歐元區長期存在的內部經濟失衡。近年來,以希臘為代表的部分歐元區國家經濟競爭力相對下降,經常項目赤字累積,與德國等其他成員國之間的差距日益擴大,從而成為歐元區的薄弱環節。基於歐元區內部各國間緊密的經濟聯繫,任何一個成員的危機都有可能波及其他國家,從而誘發整個貨幣區的危機。

  針對債務危機暴露出的這些問題,歐盟已著手實施大刀闊斧的改革。希臘債務危機爆發後,歐盟成立一個由歐洲理事會常任主席範龍佩親自“掛帥”、包括各成員國財政部長在內的專門小組,就改進歐盟經濟治理拿出具體建議,由定於今年10月召開的歐盟峰會定奪。

  在今年5月的首次會議上,專門小組提出了加強歐盟內部經濟治理的四個主要目標,即強化財政紀律、消除成員國競爭力差距、加強經濟政策協調和建立一套長期的危機應對機制。範龍佩稱,歐盟正處在關鍵時刻,接下來所採取的措施將決定歐洲經濟貨幣聯盟的命運,歐盟應當從債務危機中汲取教訓,從危機預防和管理兩方面入手防止類似危機重演。

  根據歐盟領導人的授權,歐盟委員會6月30日提出完善歐盟經濟治理的初步建議。建議建立在三大支柱上,即強化以《穩定與增長公約》為基石的財政紀律、解決宏觀經濟失衡和競爭力差距以及建立一套永久性的危機管理機制,這與專門小組的思路基本一致。

  可以說,債務危機在給歐元區帶來巨大考驗的同時,也為歐元區體制完善提供了契機和動力。歐元能否像歐盟領導人堅稱的那樣會渡過眼下難關並變得更加強大,人們拭目以待。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