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時:美韓軍演 挑動東北亞敏感神經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7-26 11:11:30  


7月25日,喬治-華盛頓號航空母艦CVN-73離開釜山。
  中評社台北7月26日電/美國與韓國廿五日舉行聯合軍事演習,目的是在天安艦遭擊沉後,給朝鮮一個強有力的警告。但是,反倒引發了中國的強烈抗議。原本美韓軍演是要在朝鮮半島的西側─黃海上舉行,而且還要有航空母艦參加;但中國針對此的強烈抗議,不僅是由副總參謀長馬曉天直接表達,而且還安排一連串對抗性的實彈軍演。逼得美方不得不把演習移至朝鮮半島的東側─日本海上舉行。 

  中國時報社論指出,這次美韓的軍事演習及其造成的影響,事實上有其深層原因,對東北亞安全情勢有長遠影響,我們認為值得進一步深究。 

  首先,天安艦危機,讓東北亞情勢重新回到“類冷戰”格局。冷戰期間,朝鮮半島呈現出,朝鮮與中國共同對抗韓國、日本與美國的聯盟,雖然在九零年代全球冷戰結束,但是在朝鮮半島,對抗結構猶在。 

  過去廿年間,我們也觀察部分改變,譬如韓國極力拉攏北京,雙方的經濟與政治關係逐步正常化,但是安全與軍事仍有鴻溝;我們也看到,美國與朝鮮斷斷續續的接觸,可是基本矛盾仍然存在,沒有達成協議。 

  天安艦被擊沉之後,所有嘗試歸零,中共不肯背書韓國的調查報告,在聯合國制裁決議案中,主張要刪除對朝鮮不利的字眼;而美國對平壤施加比聯合國決議還要嚴厲的制裁,並加強與韓國的軍事演習。 

  其次,美國希望藉著“危機意識”,重新掌控安全的主導權。美國近年來頗為擔心東北亞國家,特別是韓國與日本,會脫離美國主導的整體安全架構,這個安全架構冷戰期間對抗蘇聯,因應朝鮮危機;冷戰後對抗中國,因應朝鮮與台海危機,環太平洋演習今年擴大舉行,是呈現這種意志與能力。 

  韓國在金大中與盧武鉉執政期間,與朝鮮修好,開始反美,雖然李明博政府一反過去政策,但是社會中仍然有強大的反美力量;日本自從去年民主黨執政後,為了討好選民以及迎合執政聯盟中的社會黨,鳩山政府一直不肯解決普天間基地遷移問題,讓美國擔心會步韓國後塵。 
 
  天安艦事件發生後,韓國社會中保守力量復活;雖仍有質疑政府造假的聲音,但是已不足以否決政府與美國聯盟的政策。青瓦台決定暫時擱置歸還聯合指揮權的議題,美國則獎以召開二加二會談的形式,提升盟邦的層級。 

  在日本方面,美國施壓下,鳩山內閣以辭職下台,恢復自民黨普天間基地舊案,新的菅直人政府表明要與美國、韓國協調安全政策。近日,前朝鮮間諜金賢姬到日本,就是在彰顯朝鮮綁架的日本人質問題,韓國與日本聯合導演這齣戲肯定再度激怒朝鮮。 

  其三,中國不能容忍由美國主導、阻擋中國崛起的安全架構。美軍過去在黃海的軍演所在多有,但是現在的中國已不是過去的中國,臥榻之旁不容他國酣睡,黃海軍演雖然目標在朝鮮,但被認為是威脅到中國國家安全。 

  不僅在黃海,還有南海,中國都堅持在兩百浬專屬經濟海域內,外國軍艦不得通行;美國認定這將大大限制其海軍行動的自由,不願遵行。有些海域因為屬於國際通行水域,如台灣海峽,中方睜一眼閉一眼,但是刻意靠近中國沿海的軍事偵察或演習,就會被認為挑釁。 

  黃海軍演對抗,其實就是一場中美間的交手。中國普遍認為是一場勝利,因為不再忍氣吞聲,發出明確訊息;而且,美國也感受到問題的敏感性,所以做出了調整。現在,朝鮮也用這招,宣布如果美韓敢演習,將使用核子嚇阻武力。 

  從深一層分析,我們認為,美國想趁機掌握東北亞的安全主導權,是既定的政策;也因此,未來的東北亞,必將導致一系列的緊張與衝突,馬政府應未雨綢繆,妥為因應。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