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美韓軍演的“戰略目標”是什麼?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7-22 14:54:25  


  中評社北京7月22日電/新京報刊登署名徐立凡的文章指出,此次美韓軍演雖然不會直接挑戰各有關國家的現實利益或國土安全,但是,會給他們的未來安全帶來巨大威脅。

  美韓將從7月25日開始,在日本海海域舉行大規模聯合軍事演習,歷時3天,7月28日結束。這是自1976年以來美韓軍隊最大規模的聯合軍演。而圍繞這次軍演的外交角力已經表明,這次軍演絕非單純的軍事演練,在其指向明確的戰術威懾目標之外,還包藏了美國深遠的戰略目的。

  美國對此次軍演的大筆投入,反襯出了其通告所擺出的防衛性造型的虛假性。出動“喬治.華盛頓”號核航母和F—22“猛禽”戰鬥機這兩種美國海空最強大攻擊力量的代表兵器表明,美國似乎另有所圖。

  “喬治.華盛頓”號核航母被稱作美國在太平洋上的“看門犬”,F—22“猛禽”可以在起飛半小時內打擊朝鮮的軍事設施,並且在1個小時內將整個朝鮮覆蓋在其攻擊範圍內。這種武力展示能夠表達的信息是,美國攻擊範圍可以輕易越過朝鮮而給東北亞其他國家造成威脅。

  文章指出,從地緣政治看,東北亞地區各國俱與朝鮮半島事務相關。從經濟角度看,中國是美國最大的債權人和主要貿易夥伴,俄羅斯是全球主要的能源儲備和出口大國,日本和韓國也是主要的美元資產富裕國。實際上,全世界再無一塊地區像東北亞對於美國具有最重大的戰略遏制價值。如果說中東地區所具有的巨大能源價值事關美國全球上游控制力的話,東北亞地區對於美國的全球整體影響力則可能形成直接挑戰。

  美國或許擔心,常規軍演對於其想達到的戰略目的只有隔靴搔癢的作用,因此不惜加大投入。美國想表達的強硬信息不在或主要不在朝鮮半島,而在聚集於這一區域的潛在全球競爭對手。通過強化在該地區的軍事存在,強化美國在該地區的左右力,是此次美韓軍演的頭號“戰略目標”。

  突出美國的“存在感”之外,控制這一地區尚未完整開發的經濟戰略資源或是美國的第二個目標。東北亞地區是全球經濟發展最快的地區。快速發展帶來的新課題是,可支撐發展的陸地資源被大量消耗。支持經濟發展,必定轉入海洋。美國大規模投入此次軍演,實際上是一種提前布局,既試探相關國家的海洋安全底線,為相關國家未來強化海權之舉設置重重障礙。

  顯然,美韓軍演不利於朝鮮半島乃至整個東北亞地區的安全情勢。鑒於美國與東北亞地區各主要國家極為密切的經濟貿易往來,實際上美國這一做法極為冒險。從避險角度說,此次美韓軍演雖然不會直接挑戰各有關國家的現實利益或國土安全,但是,會給他們的未來安全帶來巨大威脅。

  通過美國的甘冒風險,可以清楚地發現,奧巴馬上台以來的外交政策的轉變本質上只是策略轉變,而非其全球戰略的改弦更張。相反,美國正越來越回歸其冷戰時期的傳統套路:通過談判、拉攏等方式實現在兩個戰場的順利撤軍,將2001年以來的反恐戰略重心,重新調整到對全球潛在對手的遏制上來。對美國的這一轉變,東北亞地區有關國家應保持高度警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