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呂秀蓮這次“老白兔誤闖叢林”,確實有點天真過頭;畢竟,民進黨黨職選舉向來要看派系老大或黨內山頭臉色的,沒有人可以靠個人魅力出線。
|
中評社台北7月24日電/中國時報今天發表社論說,三合一選舉之後,民進黨連選連勝;五都選舉,氣勢更直逼國民黨。不過,日前的一場黨內權力結構改組,卻將民進黨打回原形。更嚴重的是,舉黨不但汲汲營營於權力競逐,事實上也失去討論問題的能力,更別說要能整合出一套執政後可行的政策論述。
社論指出,民進黨運作一向頗為符合社會學家羅伯米契爾所說的“寡頭鐵律”,也就是該黨美其名的“民主集中制”。因此,民進黨歷來的中常委、中執委選舉,都是依派系邏輯運作。呂秀蓮這次“老白兔誤闖叢林”,在中常委爭奪戰中失利,確實有點天真過頭;畢竟,民進黨黨職選舉向來要看派系老大或黨內山頭臉色的,沒有人可以靠個人魅力出線。
只是這次“新臉孔、舊勢力”的權力角逐戰,確實玩過頭。民進黨大票倉陳勝宏、“立委”薛淩夫婦支持要參選市議員的兒子出任中常委,陳勝宏自己更轉任要監督中常會的中評會主委。堂堂最大在野黨,竟讓一家人這樣玩,黨主席、天王們都不敢置一詞,權力妥協鑿痕斑斑。
民進黨最大派系新潮流也不遑多讓,為了防堵呂秀蓮,並搶攻三席中常委,他們同樣推出資歷不深的高雄縣議員顏曉菁擔任中常委;中常會也許不該弄到老人政治當家,但是這些沒有太多政治資歷的新生代,擺明就是代理人,到中央幫派系護盤,看守利益。這樣的中常會,必然淪為純粹派系分贓的場所,不可能討論重大政策。
社論說,政治本來就是攸關權力分配。但,當前民進黨的作為之所以令人憂慮,在於民進黨無能擘畫新方向。因此黨內選舉的“為權力而權力”,其實就是整黨具體而微的寫照。政策如果說不清楚,民進黨的目標,就是赤裸裸的贏取權力而已。
志在奪回政權的民進黨,甚至還比不上未執政時。執政前的民進黨,至少還知道兩岸政策是選舉罩門;黨內正式舉辦中國政策辯論會,黨內外人士共襄盛舉,民進黨不同主張者大鳴大放。一來,這是黨內民主,第二、經過各界菁英言辭討論,最可能從論辯中找出可行的主張,民進黨也才可能在一九九九年時提出立場較溫和的《台灣前途決議文》,化解選民疑慮。
民進黨二○○八年大敗,除了扁家貪瀆外,極獨的兩岸政策偏離中間路線也是主因。可是,蔡英文擔任主席二年來,民進黨卻刻意不討論兩岸政策方向。黨高層憂心,對兩岸政策的討論,可能會激怒深綠、再挑起民進黨分裂危機;但是,迴避討論的後果是,民進黨形同任由深綠的仇中言論把持。在這樣的氛圍下,任何兩岸談判、協議都是“賣台”,兩岸簽ECFA不但是建立一中市場,更是統一的第一步,弱勢民眾也將無立錐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