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國8月份起將再發射3顆北斗導航衛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7-15 08:53:13  


“北鬥”定位系統示意圖。
  中評社北京7月15日電/據《解放軍報》報道,7月11日,北京軍區進行步兵武裝五公里越野訓練,士兵借助北斗衛星定位導航,順利抵達目的地。

  參訓負責人表示,在軍隊中,必須訓練以及考察戰士運用衛星信息終端的導航能力,此舉是一個非常有實戰運用價值的比賽課目。

  近日,《美國商業周刊》也撰文稱,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已經完全勝過歐盟的伽利略。甚至連頻率也因“先用先得”原則被中國北斗二代優先占用。

  法制晚報記者獨家從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內部獲悉,除去今年1月17日和6月2日已經發射的第三顆和第四顆北斗導航衛星外,我國還將於今年8月份後再發射三顆北斗導航衛星。

  隨著中國北斗導航衛星進入密集發射組網階段,全球四大定位系統的格局逐步清晰:美國GPS資歷最老;歐盟的伽利略系統;俄羅斯的格洛納斯系統;我國的北斗。

  如此,全球定位系統目前便呈現出“四足鼎立”的局面。到2020年左右,將會有100多顆衛星在空中“爭”著為全球民眾提供衛星導航服務。

  “給地方編碼”玩笑 使GPS誕生

  說起定位系統,大家馬上就想到GPS,利用它為自己導航。其實開發全球定位系統最初的目的,是為了戰爭的需要,很大程度是基於國家戰略利益的考慮。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美國的一些科學家提出了“給全球每個地方編碼”的設想,美國國防部剛開始認為這一設想是個玩笑,但隨後經過考慮,還是給這些科學家撥了一筆款,讓他們先行試驗。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