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一個秘密:中美蘇心照不宣 嚴守50年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7-05 00:06:16  


蘇軍烈士陵園坐落在旅順西北部的三里橋,占地面積48000平方米,這裡安葬著1945年在反法西斯戰爭中為解放中國東北而犧牲的部分蘇聯紅軍官兵和蘇軍駐防旅順10年期間故去的軍人及家屬,還有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犧牲的部分蘇聯空軍飛行員,共2030人。
 
  連志願軍副司令員洪學智上將在《抗美援朝戰爭回憶》一書中也持同樣觀點。而彭德懷元帥在《彭德懷自述》中對此情節卻只字未提。

  “輕量級”戰勝“重量級”的秘密  據統計,朝鮮戰爭爆發初期,美國及其盟國投入了強大的空中力量,各型作戰飛機1200餘架,當時中國空軍作戰飛機不足200架,比例是6:1;美軍飛行員飛行時間多在1000小時以上,多的達3000小時,志願軍飛行員飛行時間最多不足100小時,比例是30:1;美軍飛行員大都經過二戰洗禮,戰鬥出動平均在300次以上,而志願軍飛行員剛剛放單飛,從未參加過戰鬥,比例是300:0。有人把朝鮮戰爭中的中美空戰形象地比喻為:“重量級拳擊手與輕量級拳擊手不公平的較量。”  然而,中美空戰中,志願軍空軍大發神威,擊落擊傷美機425架,其中擊落330架,被擊落231架,取得了1:1.3的赫赫戰果,“輕量級”打敗了“重量級”。 志願軍空軍是1951年1月21日與美機交火的,交火不久,也就是當年11月,美國空軍參謀長範登堡將軍便大發感嘆:“幾乎在一夜之間中國便成了世界上空軍力量最強大的國家之一。”  事實是,蘇聯空軍不僅在培訓志願軍空軍方面貢獻突出,在幫助志願軍“雛鷹”打擊美國“禿鷲”方面也是功不可沒的。 中、蘇、美達成空前默契  戰爭是政治的延續。在國際鬥爭中,特別是冷戰時期,中、蘇、美三大國在許多問題上是針鋒相對的。但在蘇聯空軍參加朝鮮戰爭這一問題上,卻心照不宣地嚴守機密,而且一守就是好幾十年。從目前收集到的史料來看,這一默契的核心是避免秘密洩露引起蘇、美直接對抗,從而引發世界大戰。 1950年10月5日,斯大林與蘇共中央政治局成員討論朝鮮危機時,一致同意:應該不惜任何代價避免蘇、美在朝鮮直接衝突,即使蘇聯被迫放棄北朝鮮。

  一個月後,隨著戰局的變化和中方一再督促,斯大林在要求高度保密和蘇軍飛行員必須在蘇聯領土以外地區投入戰爭的前提下,終於下達了出兵命令。1950年11月的第一個星期天,第64防空集團軍軍長羅波夫率一個只有32架飛機的缺編團隊悄悄飛抵丹東浪頭機場。為了防止暴露身份,蘇軍制定了多項保密措施,如將蘇軍飛機上的徽記抹掉,代之以中國軍隊的“八一”標記;飛行員穿上中國空軍服裝;禁止飛行員到美軍控制區和海上作戰,因為一旦迫降,極有可能被美軍俘獲;不准和中國人一起照相,也不准互送私人照片;任何時候都不允許在電台中講俄語--每人發一張卡片,上面用俄語字母拼寫了一些必要的中國話、朝鮮話。(此項命令因不適合作戰需要,未能得到很好的執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