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阿育王塔考古有重大新發現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6-12 00:10:42  


南京出土的七寶阿育王塔
  中評社北京6月12日電/南京大報恩寺遺址2008年考古中發現了宋代長幹寺地宮,並出土了截至目前已知最大的七寶阿育王塔。塔內金棺銀椁在當時並未取出,相關碑文所載供奉其中的佛頂骨因此成為那次考古的最大懸念。

  記者獲悉,塔內的金棺銀椁將於近日在南京栖霞寺開啟。南京市曾向國家級主管部門提交論證報告,稱佛頂真骨為北宋年間北印度來華高僧施護所獻。

  碑文透露,獻聖物者為北印度高僧施護

  這份考證報告稱,地宮中出土的石函上有題為《金陵長幹寺真身塔藏舍利石函記》的長篇銘文,記載了大中祥符四年(1001),金陵長幹寺住持演化大師可政和守滑州助教王文等人,得到宋真宗允許,修建九層寶塔之事,塔高“二百尺”,而塔內地宮中藏有“感應舍利十顆,並佛頂真骨,洎諸聖舍利,內用金棺,周以銀槨,並七寶造成阿育王塔,以鐵□□函安置”。

  此外,同時出土的絲綢發願文上也有關於佛頂真骨的記載,例如一位叫思齊的僧人寫道,正好演化大師要瘞藏“如來頂骨真身舍利”,他為去世的父親、弟弟等家人超升而參與此事。

  這些都指向了塔中供奉有佛頂真骨。按照文獻記載,東晉法顯曾在那竭國醯羅城見過,說是佛頂骨黃白色,形如蜂巢;唐代玄奘也曾見過,稱佛頂骨黃白色,周長一尺二寸,發孔分明;七世紀中期,王玄策曾將佛頂舍利請回中國供奉。報告稱,綜合文獻,佛頂真骨並不規則,主要特征是形如蜂窠、顔色黃白、發孔清晰。另外,從尺寸不一的記載可看出,佛頂骨應該不止一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