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西文化融合也需要“東學西漸”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6-09 00:03:39  


  中評社北京6月9日電/從“睜開眼睛看世界”到“西學東漸”,近代中國文化一直在東西方文化的衝突與融合中蹣跚而行。然而,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在中國以大國的姿態逐漸崛起的進程中,如何重新審視中國文化的內涵,如何更好實現中西方的交流,成為值得深思的問題。5月29日,美國西東大學亞洲學系主任、武漢大學客座教授梁伯華做客嶺南文化大講壇,講述如何建設一座中西文化緊密聯合的文化彩虹。南方日報報道如下:

  ◎觀點精華

  中國文化是“彩虹文化”

  中國文化發展得很早,有幾千年的歷史。現在我們看中國文化有兩個層面,第一個層面是官方層面的文化,就是歷代的帝王如何宣傳和強化儒學的影響。因為儒家文化要求忠君愛國,君主比較喜歡這樣的想法,所以儒學在中國有這麼長時間的影響,有固定的作用和貢獻,這個是不可否認的事情。

  可是從另一個層面來看,我個人認為中國的文化是很多元化的,不由某一個文化來主導的。在儒學以後有道家文化,道家在百姓的思想體系中的影響也是根深蒂固的。甚至從海外傳到中國的佛教,對中國文化的影響同樣非常大。因此,中國傳統的文化有極度的包容性,可以接受外來的文化。儒、釋、道合一的一種文化,是中國文化的一種精髓。而在儒家獨尊以前,中國不是百家爭鳴嗎?

  我認為,文化多元性才是中國文化發展的一個真的面貌,而不是說中國的文化到了孔子以後就是直線發展的。只不過進入近代以後,強化傳統文化的影響,變成好像對外國的文化不是很欣賞,不是很尊重。當西方文化進入中國時,就採取統一的抗拒態度,造成了中國種種慘痛的經歷。我以前的一位老師、徐中約教授,他在美國教學教了很多年,他經常來亞洲講學,他以前在中文大學做客座教授。他說,中國文化的來源有三個源頭,所謂的三個集團文化,就是中原系統、東北系統、東南系統。如果加上50多個少數民族,你看中國的文化是不是很多元化?因此,我覺得中國文化本身就是色彩繽紛的文化彩虹,而每一個彩虹裡面的文化可以保全它們本身的顔色,只不過大家沒有很注意這一方面。所以,中國傳統的文化本質上是一個有活力的,很感性的,很多元化的文化,在21世紀我們應該還原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包容性和多元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