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漫論族譜的收藏和研究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6-06 00:04:17  


 
  清代史學家章學誠在《文史通義》中說:“家乘譜喋,一家之史也;郡府縣誌,一國之史也;綜記一朝,天下之史也。比人而後有家,比家而後有國,比國而後有天下,唯分者極其詳,然後合者能擇善而無憾也。”錢大聽在《潛研堂文集》稱“譜章之學,史學也”,“直而不汙,信而有證,故一家之書與國史相表里焉。”他們都把家譜納入史學體系,可以說:國史、方志、族譜是支撐我國史學之鼎的三腳,缺一不可,而編史、修志、續族譜也是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的優良文化傳統。

  據考證,我國譜牒源于夏商,周代逐漸形成史官修譜制度,秦漢以後逐漸轉變為名門大族的家譜性質,司馬遷撰寫《史記》就已經注意利用譜牒材料了。魏晉南北朝官員升遷‘兮取決於士族門閥,故家譜備受重視,此風影響直到唐代。從宋開始家譜的編修才由上層轉入民間,由官辦轉為私修,成為一族一姓的宗族文獻,起著“明昭穆,別尊卑,追本溯源,敬祖收族”的作用。宋代大學者歐陽修和蘇軾(一說蘇詢)對族譜的世系編排創制了兩種定式,歐式為直排橫敘法,每頁五世,子列父下,兄載弟前,這樣可直觀家族傳承次序,但往往由於兄弟眾多而產生大量空行,增加族譜篇幅;蘇式則按輩份排行橫列,同輩人全部列完再列下輩,這樣譜書便沒有空頁,但父子往往相隔很遠,一下難以查到,惟同輩關係一目了然。到明清時期世系仍基本沿用歐蘇二式,或二式混用。現代亦然。

  一套家譜不管其分裝多少冊,實質上都是兩大部分,一為譜頭,二為世系。譜頭是該族姓、村落各種信息資料文獻的總匯,內容大致包括:歷次譜序、凡例、祖訓家規、歷代源流、居址風水圖、廬墓圖、先祖遺像、像贊、仕宦錄、人物傳記、字排、歷次修譜名錄、族產、藝文等等,是我們搜集的重點,殘本亦有價值。世系篇幅最大,它列出該族從分房祖(或發脈開基的始祖)一直到修譜時剛出生的嬰兒的傳承情況,對每個男性族人除記載字輩排行(如啟123即啟字輩第123個出生的人)外,還記五大要點:(1)出生年月日時;(2)娶妻某地某女,出生年月日時,娶幾次則記幾次,如亡故或離異均要記載清楚;(3)生育子女,子只記排行名字,女記名字、出生、婚嫁情況,子女列于生母名後;(4)卒喪年月日時;(5)葬地。健在者則無後2條。有成就者其業績事功可記述之,但文字要簡潔誰確。一般來說世系比譜頭研究價值小,如收不全,不為遺憾(名人世系當然除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