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中國的世界遺產保護狀況不容樂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6-05 00:14:42  


 
  申遺之前五台山進行了第一期的拆遷,現在相關的一些賠償還未完成。前不久,按照整體的保護規劃,五台山進行了核心區外圍的第二期的拆遷整治。而且按照相關的要求,管理局也在核心區設立了監測系統,對遊客量、大氣污染等指標實行日常監測。

  申遺只是一種較好的選擇,而不是唯一的選擇,畢竟對於中國,世界遺產已經從過去的榮耀變成更多的責任。

  “除名是一種懲罰機制,但這種懲罰對於遺產本身,近乎毫無幫助”

  中國已經成為僅次於西班牙和意大利的世界遺產第三大國,從某種意義上講,我們正在步入後遺產時代,由過去的重申報向重管理過渡。

  對於世界遺產,國外談得較多的是保護,不談或者很少談利用,而在中國的經驗里,是不僅要保護,還要利用。所謂“充分保護適度利用”,只不過真的要做到這一點太難了。

  目前在中國,世界遺產沒有一個統一的世界遺產管理部門,比如故宮屬於國家管理,而頤和園屬於北京市管理,曲阜的“三孔”由山東濟寧曲阜管理。各級地方政府一方面對世界遺產起著監督職能,一方面又可能直接參與到對世界遺產的經營和使用,監督者和使用受益者的角色重叠,破壞了遊戲規則中的制衡性,導致一些遺產地的管理水平十分低下。近些年發生的曲阜孔廟梁架彩繪被水衝洗、湖北武當山遇真宮主殿被焚毀等事件都暴露了管理體制的弊端。

  關強認為在現行體制一時不能改變的情況下,應該加強立法,對於世界遺產沒有專門的立法就談不上真正的保護。“列入警示名單甚至除名無疑是一種懲罰機制,但這種懲罰對於遺產本身,近乎毫無幫助。遺產是不可再生的,遺產除名,受害的是遺產本身,傷害遺產的人卻仍然逍遙法外。而且除名之後,世界遺產地的處境將更令人擔憂。”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