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中國的世界遺產保護狀況不容樂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6-05 00:14:42  


 
  世界遺產委員會於2001年底作出決定:全世界每年入選項目總數為30個,每個國家每年最多只能有一處入選。在2004年的第二十八屆蘇州世界遺產委員會上,又調整為一國一年可以申報兩項世界遺產(但至少一項是自然遺產),提名總數也增至45。在第三十三屆世界遺產大會上,共有30個國家申報了30項世界遺產候選項目,只有14個國家申報的13個項目最終被列入到世界遺產名錄。為了擠入世界遺產名單,前些年流行的捆綁申遺、聯合申遺也頻頻受挫。國家文物局於2006年12月15日公布的《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由原來的60多項瘦身到35個,現在還有32個正在排隊等待,即使順利的話,也要排到本世紀中葉了。

  關強坦言,中國疆域遼闊,文化、自然遺產極為豐富,可以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遠不止目前的38處。目前預備名單中的項目也都是非常有分量的。預備名單其實也是一種監測,一處遺產一旦進入預備名單,必須按照世界遺產委員會制訂的標準進行籌備。這種籌備包括對遺產本體及其周邊環境進行修繕、整治,建立相關機構,編制總體規劃;闡明突出的核心價值等等。

  文化線路是目前申遺的熱點,但中國這部分遺產的整體保護狀況不容樂觀。以大運河為例,首先是家底不清,經歷了長時間變遷,許多遺產消失了。其次是保護體制不完善。大運河作為目前還在發揮作用的航道,一直由各地水運部門或交通部門分段管理。人們只注意“黃金水道”貨運量的增長與否,很少去關心運河文化的保存。文物部門大多未能主動介入對大運河文化遺存的監控。三是亂開發嚴重。大運河一些沿岸城市以運河為品牌開發房地產、拆毀原先的風貌,極大地破壞了運河的歷史文化符號。所以大運河進入預備名單,意味著保護提速,必須盡快立法、編制保護規劃才有可能在2014年順利申遺。

  五台山去年6月成為了世界遺產,五台山管理局副局長鄭炳秀親歷了那個瞬間,他說,今年五台山由於氣溫低,雨雪天氣多,旅遊至今也並未升溫,一個月也維持10萬人的流量,而在2006年決定申遺之前,曾有過一個黃金周就幾十萬人的情況。“中國的世界遺產中有一半以上位於風景區內,旅遊開發自然是不可避免的。以前申遺成功帶來的最直接、最明顯的變化,莫過於經濟利益,但現在這更是一種約束,急功近利的開發正在讓位於可持續發展。現在考慮賺多少錢的事有點兒早,一個品牌的建設是長遠的事情。”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