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台經濟日報:當“黃金十年”遇上“失落十年”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5-24 09:58:32  


  中評社台北5月24日電/馬英九在就職屆滿二周年之際,正式提出“大步向前,開創黃金十年”的宏大願景;於此同時,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最近撰文指出,美國經濟可能陷入日本式的“失落十年”。台灣的黃金十年是內發性的經濟改造工程,與美國非直接相關;但以台美經貿關係之密及美國經濟地位之重,美國若真的進入失落十年,台灣的黃金十年亦難成事,這是政府擘劃十年經改路必須正視的課題。

  台灣經濟日報社論指出,台灣經濟高度依賴對外貿易,與國際金融市場的連動性亦高,因而深受國際經濟、金融情勢的影響。近月來,歐洲主權債務危機擴散,造成全球金融市場劇烈動盪,從而對世界經濟復甦投入新的變數,很多專家甚至擔憂全球經濟可能二度衰退;知名的美國經濟學者克魯曼更預警美國,須嚴防步上日本式“失落十年”的後塵。日益嚴峻的國際經濟情勢對台灣經濟影響有多大?又將如何影響“黃金十年”的打造計劃?無疑已是當前國人最關切的問題。

  短期來看,台灣面對的最大變數來自三方面,第一項就是歐債危機可能引發的金融風險。雖然歐洲中央銀行(ECB)及國際貨幣基金(IMF)共同集資7,500億歐元協助歐豬五國(PIIGS),但因歐元區富有國家與高負債國家的根本矛盾難解,歐元危機迄未解除;如果歐元因而急速崩跌,不排除再次引爆全球金融市場的動盪,並澆熄經濟復甦的火苗。

  第二項是工業國家的需求萎縮。歐債危機將迫使歐洲國家及美、日等高負債國家緊縮消費及削減政府支出,導致全球需求萎縮,進而衝擊高度依賴出口的亞洲國家,包括大陸及四小龍等,一如金融海嘯在實體經濟掀起的連鎖反應,引發世界經濟雙底之憂。

  第三是大陸市場風險急遽升高。在金融海嘯期間,大陸依賴房市熱潮及大量投資維持了9%的高成長,但也同時製造了資產泡沫及產能過剩問題。最近大陸持續緊縮貨幣及強力抑制房價措施已對金融市場造成強烈衝擊,加上人民幣升值壓力未除,整體經濟風險升高。

  上述三大變數若持續發酵,對台灣金融市場及經濟的衝擊愈來愈大,去年第四季以來的高速成長可能曇花一現,新的考驗將接踵而至。就中長期而言,台灣面對的挑戰更為艱鉅。首先,全球前兩大經濟體美國及歐洲現有依賴民間消費及高額政府支出的成長模式將難以為繼,確有可能進入克魯曼所預言的“失落十年”經濟調整期,低成長、高失業恐成常態。這勢必衝擊到目前眾多台商“以歐美為最終市場”,並“以大陸為製造工廠”的間接出口模式。

  其次,由於美歐政府可運用的貨幣、財政政策等政策工具均受到嚴苛限制,從而最可能採取的策略就是逼迫人民幣及其他新興市場國家貨幣升值,藉以改善長期貿易失衡,並迫使新興市場擴大內需,共同承擔國際責任。此一趨勢很可能讓人民幣長期看升,並拉低大陸出口及經濟成長率,這也必然會對大陸台商及台灣經濟構成嚴酷的考驗。

  面對美、歐可能同時步入“失落十年”的不利國際環境,台灣能否衝出難關,打造“黃金十年”,繫於兩大關鍵:第一是新興市場尤其是大陸的經濟發展,能否與工業國家的經濟發展脫鉤(decoupling),亦即該等國家內需的擴大,能否彌補對工業國家出口減少的幅度;第二是台灣經濟如何在全球產銷鏈上重新定位,並善用大陸市場創造新的成長動能。這兩者部分非可操之在我,但也有相當部分可透過政府與民間的共同努力而達成目標;這正是現階段馬政府必須精心擘劃、全力以赴的台灣經濟十年大計。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