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調控新政滿月 內地樓市滯而不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5-17 09:31:21  


雲南昆明春季房交會於13日在昆明國際會展中心開幕,購房者觀望情緒濃。新華社
  中評社香港5月17日電/國務院啟動新一輪樓市調控政策整整一個月,5月份的中國樓市遭遇“寒流”。成交量萎縮,樓價滯脹;地產發展商推遲開盤,置業者持幣觀望;投資客攜款逃市,地方政府醞釀不傷經濟元氣的對策……這些被認為是調控樓市措施初見成效。但有消息指,78家央企清退房地產業務方案提交超過一個月,實際操作不足10%;儘管一線城市二手房價格略降,但新房價格依然保持高位運行。

  大公報報道,分析人士指出,中國樓市的泡沫遠未擠破,更談不上房價回歸理性,只有更嚴厲的調控措施,包括財稅體系的介入,樓市健康發展的預期才有可能。更重要的是,樓市問題已成為中國決策層面臨最緊迫的全面涉及政治、經濟、社會、民生的議題之一,其影響的廣度和深度比之醫療、教育更為突出。

  新政頻出樓市生變

  國務院啟動新一輪樓市調控政策,市場迅速有了反應,官方指,中國樓市出現了二手房市場成交量大幅下降;一手房成交量萎縮;土地市場開始降溫,“地王”消失;房地產股票急跌,金融機構提高房貸門檻;以及買房人消費預期大變,觀望成為主流等五大變化。

  在一線城市,原本地產業最期待的“紅五月”變成“黑五月”,多數打算在此期間開盤的項目延遲銷售日期,北京、廣州和上海的“五一假日樓市”成交量也明顯萎縮。

  憂新政效力能否持續

  儘管樓市已開始降溫,但人們對新政的後續效應仍存疑問。

  首先是除土地、信貸等政策外,相關財稅調控政策是否會出台?4月到5月,一直風聞國家將起徵物業稅的消息並未出台,官方仍在觀察評估新政實施首月後的市場反應。北京大軍經濟研究中心的仲大軍認為,這一輪調控房價的“組合拳”可能會讓樓市高燒降溫,但對市場需求中的“不健康”因素作用有限,真正的猛藥是從稅收方面下手。

  其次,“新國十條”首次明確提出對遏制不住房價上漲的行政首長進行問責,這也是首次以政治手段介入樓市問題。正是在這一系列政績觀的調整下,中央各部委的積極性才史無前例地積極,地方政府也紛紛配合,但樓市的觀望還僅是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買房人與發展商,政府與地產商之間角力的開始,後續效應仍有待觀察。

  最後,政府調控樓市的預期目標,尤其是房價調控結果與民眾預期是否一致?目前,房價仍遠遠超出普通民眾的可承受範圍,民眾對調控後房價的預期與政府的預期究竟差多大?民眾的可承受範圍如何?這些都是政府要面對的現實問題。
 
  房地產成中國政府最大政策挑戰 

  中國房地產為何走到這個地步?21世紀網刊登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的文章說,中國所有社會領域呈現出被經濟政策所主導的趨勢。這種趨勢對中國社會的打擊和破壞是致命的。為什麼85%的家庭買不起住房,但很多城市商品房的空置率達到了50%以上?這是“圈房運動”的產物,不是經濟學的供求規律所能解釋的。

  作者指出,正因為房地產聚焦著中國的經濟、社會和政治問題,如果解決得好,就可以推進各方面的進步,實現可持續的經濟平穩增長、社會和諧和政治穩定。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