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崩潰論”是老調重彈
實際上,中國經濟 “崩潰論”並不是什麼新鮮的話題,有不少海外經濟學家一直唱衰中國經濟和金融市場。
在之前一個論壇上,湘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康說,“在2003到2004年期間,中國國有銀行的壞賬率比較高,很多人就曾依此預言中國銀行業崩潰,並帶動中國經濟崩潰,7年過去了,當初那些預言家哪裡去了呢?”。他還諷刺境外經濟學家稱,“有位經濟學家成功預測了1929年美國經濟大崩盤,但他1920年就開始預測說美國經濟要崩潰,到1929年終於準確了。
儘管樓市和與之密切的銀行、鋼鐵、家電等上市公司股價出現了劇烈調整,但與之對應的是,醫藥、高科技、低碳經濟等行業的股價今年來走勢良好。
著名市場人士、深圳市武當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田榮華認為,每次金融危機和經濟危機之後,總有先導性行業冒出來引領經濟走出低谷,成為新的增長極。
樊綱指出,目前中國的城市化率仍不到50%,城市化需求大,而企業平均利潤率較高,這意味著中國經濟有較高的彈性來應對國內外環境的變化。
- 專家聲音
袁剛明(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
擠壓地產泡沫
有助經濟重回平穩軌道
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袁剛明昨日在接受南方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經濟存在一定幅度下調的可能性,這和累計多年的房地產泡沫有關,因此,經濟增速放緩的過程,其實也是中國經濟重新回到一個理性增長的過程。但袁堅決反對中國經濟行將崩潰的觀點,他表示,儘管房地產泡沫給中國經濟前景蒙上一層陰影,但政府出手及時,風險還是可控的。
袁剛明表示,2009年初經濟下滑,出現房地產下滑是很正常的,結果政府比救股市還要積極地救房地產,鼓勵房地產投資,鼓勵二套房銷售,降低稅率。用投資去刺激房地產市場,用虛假的房地產泡沫來支撐經濟,這是一個完全重大的失誤。房地產的投資占到中國經濟的四分之一,顯然這並非一個正常的比率。
袁剛明稱,過去幾年GDP如此高的增長速度並不合理,經濟的這種上漲態勢是靠房地產支撐的,而中國的房地產業又存在泡沫,所以中國的整個經濟是泡沫經濟。他認為,當前,針對房地產行業的調控政策已經開始逐步顯效,由房地產業帶動的整個經濟的泡沫性上升趨勢開始有所調整。他對新的調控政策表示支持,認為通過積壓房地產行業的泡沫,將經濟增長速度控制在合理的範圍內是正確的選擇。南方日報記者胡劍龍
-市場反應
銀行體系可以抵禦樓市快速降溫
銀行和地產向來就是一條繩上的蚱蜢,對房地產的打擊,首當其衝會牽扯到銀行。
4月20日央行第一次公布的主要金融機構貸款投向數據顯示,一季度房地產貸款繼續增長,新增8457億元,季末月同比增長44.3%。其中,個人購房貸款新增5227億元,季末餘額同比增長53.4%,比上年末上升10.3個百分點,房地產開發貸款新增3207億元,季末餘額同比增長 31.1%。
3月末主要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餘額同比增長44.3%,比上月末低0.6個百分點。2009年年報顯示,三大上市國有銀行的涉房貸款金額占比在20%以上,興業銀行涉房貸款規模占比更是達到30.64%。
此外,受到打壓房地產影響非常大的還有地方財政。這些房地產土地的收入為很多地方財政提供大部分的收入,資料顯示,在2009年全國9.59萬億元的新增貸款中,投向地方融資平台的貸款占比也為40%。這也意味著,地方融資平台貸款大約為3.8萬億元。
從這個角度來看,樓市降溫對銀行的衝擊將是明顯的。但並不構成金融系統的系統性危機。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我國個人按揭貸款業務首付比例相對較高,一般在20%-30%,而且目前又將二套房首付提高至五成。所以與國際相比,從首付比例的角度來講,銀行個人按揭貸款風險不大。
日前,各大銀行的壓力測試也證明了這一點。交通銀行副行長錢文揮表示,房地產價格下降30%,交通銀行開發貸款不良率將增加1.2%,個人按揭不良率提高 0.9%。建設銀行在一季度業績交流會上就發布了壓力測試結果稱,房價下跌30%對建行不良貸款的影響“與交行大體相當,可能會略微樂觀一些”。民生銀行行長洪琦公開表示,房價下降40%也不會影響民生銀行資產質量。
據聚源數據統計,2010年一季度末,申萬分類的105家A股房地產企業持有的貨幣資金合計近1824億元,同比增長超過60%,創三年以來新高。這意味著,樓市調整將是緩慢,2008年房地產企業集體陷入流動性危機的局面也難以重演。
各銀行已經在關注房地產貸款潛在的風險。日前工行表示,要加強房地產行業風險管理,積極應對房地產市場的變化,開展市場調研和業務分析,完善房地產行業信貸政策。適當提高貸款准入標準,實施行業限額管理。繼續實行房地產客戶名單制管理,優化貸款投向等。(來源:南方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