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5月11日電/受西南大旱、藥材減產影響,中國中藥材價格普遍出現較大幅度上漲,部分藥材價格連翻數倍。近期中藥材市場再次出現異動,中藥材價格短期內出現飛漲,有業內人士稱,除了西南乾旱的長期影響,部分樓市資金進入藥材市場炒作也是一大原因。
證券日報報道,西南五省尤其雲貴兩省是中國最大的中藥材產區,據統計,西南五省的藥材種植面積佔全國種植總面積的22%。此次旱情災難面積大,持續時間長,使得80%以上的根莖類中藥材的產量受到較大影響,甚至一些品種面臨絕收。
三七在這次旱災中受影響最大。作為雲南白藥、片仔癀、複方丹參片、複方丹參滴丸等知名中藥的主要原料,三七絕大部分都產自雲南文山州,但嚴重旱情導致當地三七減產了70%至80%,用量不減產量大減推動了價格的上漲。
同仁堂藥店的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該藥店雖然“三七”粉還在正常銷售,但整根的“三七”藥材已經斷貨。除了三七,有不少藥材出現斷貨的情況。
中信證券研究部醫藥組分析報告顯示,以2008年1月為基準期,截至到2010年3月,漲幅排序為三七(523%),金銀花(409%),山藥(260%),薏苡仁(122%),重樓(118%),川芎(77%),黃連(63%),續斷(16%),穿心蓮(7%)等。
石家莊市寧安藥房的李經理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稱,金銀花、紅花、炒棗仁、胖大海、茯苓、太子參、三七粉等中藥材是漲價比較厲害的,由於西南大旱,從南方過來的中藥材基本上都漲了。原材料產量減少,廠家生產量減少,價格自然就上去了。
中信證券分析師賀菊穎認為,由於中藥材減產,上市公司主要中成藥品種當中,雲南白藥的白藥系列和宮血寧膠囊、廣州藥業的王老吉、中恒集團的血栓通粉針、天士力的複方丹參滴丸、白雲山的複方丹參片、金陵藥業的脈絡寧、美羅藥業的傷科接骨片、康緣藥業的熱毒寧和散結鎮痛膠囊、片仔癀的片仔癀系列等,成本方面均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壓力,主要表現為毛利率的下降。但不同品種由於藥材用量不同、毛利率不同、在公司製造業務中的佔比不同、產品提價能力不同,對公司的業績影響較難估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