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政策的支持是一方面,但是必要的辦館資金和運行經費是成立博物館最基本的門檻。不過,據我了解,從全國第一家民辦博物館成立到如今,北京已經有30多家民辦博物館,還沒有一家因支撐不下去而關閉,也沒有一家從事過倒賣文物等違法行為。因此,我對私人辦博的熱情,還是持審慎樂觀的態度。
扶持需要理性
購買公共文化服務,勝過政府資金輸入
主持人:對於民辦博物館,政府有了原則上的促進。但到底可以支持什麼,幫助什麼呢?
劉超英:在目前的法律框架下,除了明確規定門票可以免營業稅,民辦博物館可以享受到的優惠政策仍有限。如何支持民辦博物館,國家還沒有一部專門法律來硬性規定。比如國家對教育、科技的投資必須隨著經濟的增長達到相匹配的比例,但對於博物館並沒有,雖然這些年有了巨大的增加,但畢竟也只是政策的支持。
現在的民辦博物館,由省一級的文物部門來審核。作為一個屬地行業主管部門,我們所能做到的,就是第一時間對民辦博物館提供全方位的智力支持。比如提供文物鑒定、人員培訓、宣傳等幫助。
主持人:民辦博物館從投資主體看,不由國家出資;從隸屬關係上看,不屬國家體系和文物系統。在國外,很多私立博物館通過將個人資產轉變為社會資產,成立董事會或者借助基金會作為托管機構,這樣就可以名正言順地接受社會捐贈。但我們國家的財政體制、稅制結構和西方不一樣,要按照國外的成功案例來實施,還是有一定距離的。民辦博物館是個人財產,大家怎麼募捐?國家的錢也不可能直接撥款到個人的資產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