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加拿大華人:中國人學外語 壞在認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4-17 00:11:55  


 
  據我觀察,中國人學外語,有時候就是壞在“認真”二字。你要是去ESL課堂看看那些學英語的成年人,一般都是人手一本電子詞典,太認真了,一直不停地在那裡查單詞。可是這種“認真”,卻妨礙了他們進入另外一種語言思維。

  學習一個外語單詞,關鍵是學習它在那個語言環境裡是如何使用的。它的中文意思到底是什麼其實沒那麼重要。

  孩子們從小學講話是沒有在身上帶一本詞典的,一般都是開始聽懂一些單字,跟著牙牙學語,然後就是學會短句、長句、然後是結構複雜的句子。不會認字的人卻會聽會講——所以說詞典可以是研究某種語言的可選工具,卻不是學習語言的必須工具。

  我的懶人意見是,學外語,把詞典扔掉比捧在手上學得更快。如果每次碰到不懂的詞就查中文,學習者就要不斷地在母語和外語兩種語言思維之間轉換,這樣當然事倍功半。學習一種語言,就要學會使用那種語言作為思考和言語溝通的工具,如果總是先把它轉換成自己的母語來理解和思考,就很難學得好。

  另外,還有一個懶辦法,就是聽別人講外語,也不要太用勁去聽,放鬆,像聽音樂,聽歌詞大意就行了(你聽別人講漢語也沒有逐個字去聽的)。只要你能聽懂別人的意思,你就能跟別人溝通。只要你能跟別人溝通,你的外語就很快學好了。不要希望捕捉每一個詞,這樣你會下意識地去逐字翻譯成中文,除非你的腦袋瓜比別人轉得快幾倍,否則沒可能跟得上人家講話的速度。

  可是懶人也會碰到不懂的詞啊,如果那個詞很關鍵,怎麼辦?不要問詞典,直接問老師,問對話的人——這個就別懶了。我們中國人上課,老師在上面拼命問有沒有問題,底下卻鴉雀無聲,可是人人都在使勁按詞典。老師很灰心,以為大家上課不用心。其實是大家學得太認真了。

  (來源:二十一世紀網)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