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解讀美國《核態勢報告》 核裁軍春天來到了?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4-08 12:49:24  


  中評社北京4月8日電/解放軍報報道,當地時間4月6日,美國國防部正式發表新版《核態勢報告》。在美俄即將簽署新的核裁軍條約以及核安全峰會即將召開的背景下,這份推遲數月發表的文件更是引起了人們的強烈關注。報告同以前版本相比有哪些新的特點?應該如何看待當前的核安全形勢?針對這些問題,記者採訪了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軍控研究中心主任滕建群。 

  記者:和以往的版本相比,今年的這份《核態勢報告》有哪些突出的特點? 

  滕建群:軍控與裁軍在奧巴馬政府的外交政策中占有重要地位,這份報告推遲數月才得以發布,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要把奧巴馬的“無核武器世界”的理念體現進來。美國國防部長蓋茨在報告前言中寫道:《核態勢報告》為美國提出一個實現奧巴馬總統“減少對美國、美國盟國和夥伴以及國際社會核威脅”的行動路線圖。 

  具體而言,這份報告與以往的版本確實有很大的不同。第一,美國政府全文公開報告內容。2001年的《核態勢報告》,政府只公布了縮略後的版本,兩個多月後才由美國媒體透露出具體內容。新報告則改變了這一做法,全面披露了美國對自身面臨的核安全形勢的評估。第二,降低核武器在國家安全戰略中的地位和作用。報告最引人關注的內容之一,是美國不會在遭到生物與化學武器攻擊時用核武器還擊。而未來美國的核實戰等級會繼續下滑,核力量規模會進一步縮小。第三,報告把防核擴散和打擊核恐怖行為當成政府應對核安全挑戰的首要任務。 

  記者:美國在《核態勢報告》中放棄更多使用核武器的優先權,承諾不研發新型核武器,但又提出“地區核威懾” 的主張。如何看待這種矛盾? 

  滕建群:核武器是20世紀留給21世紀最重要的軍事遺產之一,核威懾是二戰結束以來核武器國家安全政策中的重要支柱。新版《核態勢報告》雖然讓人們看到奧巴馬政府對推進核裁軍的決心,但在諸多關鍵性問題上,美國並沒有做出根本性改變,最主要一點是繼續堅持戰略核威懾。奧巴馬今年2月向美國國會提交的2011財年政府預算中,用於核武器庫維護和核設施現代化的預算是70億美元,較前一財年增長近10%。美國副總統拜登日前還宣布,今後5年內,這方面的預算還要再增加50億美元。報告還提出地區核威懾主張,要為其所有盟國、夥伴提供“延伸核威懾”。美國一方面強調建立無核武器世界,一方面又握住核威懾不放,顯然是一種自相矛盾的邏輯。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