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解讀美國《核態勢報告》 核裁軍春天來到了?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4-08 12:49:24  


 
  儘管報告提出美國不對無核國家首先使用核武器,並且表示要停止核試驗,不再研發新型核武器,但美國在常規武器方面具有絕對優勢,並將繼續發展常規武器、阻止導彈防禦系統受到限制並保留將戰略轟炸機與遠程彈道導彈用作常規用途的選擇,即所謂“全球即時打擊能力”。這一舉動一方面表明了奧巴馬反對核軍備競賽的決心,另一方面更反映出美國不依靠核威懾也足以保護美國利益的自信。在核戰略上做出這樣的姿態,有助於美國占據道德制高點,壓制那些有意取得核武器的國家,迫使其接受《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的約束。 

  其實,停止研發新型核武器也是美國國內政治激烈鬥爭的結果。長期以來,美國內圍繞核武器的現代化一直爭論不休,其中的一個焦點在於:是研發新型核彈頭,還是對現有核彈頭進行延壽處理。其實,這場圍繞著核彈頭計劃而引發的分歧與爭執已超出技術本身,背後還有美國兩大政黨角力的影子。由於對美國未來的核戰略、核武器發展計劃以及軍控與裁軍政策存在不同認知,美國共和黨議員已提出,如果奧巴馬任期內想批准《全面禁止核武器條約》,那他就要在新核彈計劃等問題上做出讓步。奧巴馬和民主黨暫時占了上風,但在推動國會批准《全面禁止核武器條約》等問題上將會面臨更多制約。 

  美國的核政策在國際上也面臨著挑戰。奧巴馬提出無核武器世界倡議,必然要求其撤出其部署在歐洲國家的戰術核武器。德國外長韋斯特韋勒就曾指出,最後留在德國的核武器“是冷戰的遺物,它們將不再具有任何軍事用途。”北約國家要求美國從其領土上撤出核武器,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舉措,將對北約本身以及跨大西洋的關係帶來重大影響。即將出台的北約新戰略評估如何對此作出回答,也需要各方做出妥協和努力。 

  記者:最近一段時間,有關核裁軍的議題不斷升溫,甚至有媒體用“核裁軍的春天”一詞來形容當前的核安全形勢。那麼,應該如何看待當前的核安全形勢,“無核武器世界”離我們還有多遠? 

  滕建群:前不久我在紐約參加了一場國際研討會,題目就是“核裁軍春天是否已到來?”的確,今年上半年,國際核不擴散與核裁軍進程回暖加速,除了美國發表《核態勢報告》外,還有一系列令人鼓舞的進展與安排:(1)年初,美俄宣布基本達成新削減和限制進攻性戰略武器條約,預計4月8日兩國元首將在捷克首都布拉格簽署該協議。(2)4月,世界核安全峰會將在華盛頓召開,40多個國家元首將出席,共同探討應對核恐怖和防擴散等挑戰。(3)在克服重重困難之後,新一輪《不擴散核武器條約》審議大會將於5月舉行。此外,在通過醫改法案後,奧巴馬的下一個重要目標就是力推國會批准《全面禁止核武器條約》,而北約也正在審議自己的戰略態勢,將對包括美駐歐洲核武器等問題做出評估。 

  總體來看,《核態勢報告》對於推動國際核安全是一個積極因素,但是,核安全的實現需要核裁軍與核不擴散的平衡推進,但目前來看,美國的全球霸權思維未改、無核國家擁核動力不減、核恐怖主義形勢日益嚴峻、奧巴馬的核政策受國內政治制約,這些都是全球核安全需要克服的障礙。至於“無核武器世界”,正如奧巴馬自己所言,“這一天不會很快到來”。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