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金融時報》:中國是美國經濟的替罪羊?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4-05 15:43:55  


  中評社北京4月5日電/英國《金融時報》發表了一篇由摩根士丹利亞洲主席史蒂芬.羅奇撰寫的文章:《中國是美國經濟的替罪羊?》,內容如下:

  美國對“中國問題”的糾纏如今達到了高潮。從谷歌(Google)到人民幣,美國正把各種自己頭疼的問題歸咎於中國。遺憾的是,這既反映出美國在政治上尋找替罪羊,又反映出其拙劣的經濟政策——這兩者結合起來可能造成極大的危害。

  政治方面的壓力來源於美國工人的不安。在經歷了十多年來的實際工資增長停滯和近期失業率的急劇上升之後,美國勞動力正面臨空前的壓力。可以理解,選民們需要解決方案。他們被告知,一切都是因為貿易逆差——它是生產嚴重流失到外國競爭對手那裡的明確證明。在把本國2008-09年度整整39%的貿易逆差歸咎於中國及所謂的受到操縱的人民幣匯率後,華盛頓方面堅稱,只有對北京採取強硬態度,美國工人才會受益。

  不管這一論調看上去多麼吸引人,它都是以拙劣的經濟政策為基礎的。2008-09年,美國對90多個國家存在貿易逆差。這意味著,它的貿易逆差是多邊的。不過,在美國某些最聲名顯赫的經濟學家的支持與教唆下,華盛頓方面正在鼓吹一項雙邊解決方案——要麼人民幣大幅升值,要麼大面積地對進口自中國的產品加征關稅。

  用雙邊方案來解決多邊問題,就像重新擺放泰坦尼克號甲板上的躺椅一樣無濟於事。除非導致多邊貿易逆差的問題得到解決,否則,雙邊性質的干預只會讓其它某個國家來接手中國在美國國際失衡中占據的份額。這個“某個國家”很可能生產成本比中國更高,從而在事實上壓縮了手頭吃緊的美國消費者的購買力。

  如果美國正視出現巨額多邊貿易逆差的原因,它將收獲多得多的好處。美國經濟的核心問題是儲蓄,而不是中國。2009年,衡量美國國內儲蓄的最廣泛的指標——國民淨儲蓄率(國民儲蓄淨額相對國民收入的比率)降到了-2.5%的歷史新低。這意味著,美國必須從海外引入過剩的儲蓄來為其未來的增長提供資金,必須累積經常賬戶赤字與貿易逆差來吸引外國資本。其結果是,對一個儲蓄不足的經濟體而言,大規模多邊貿易失衡是逃脫不了的命運。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