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金融時報》:中國是美國經濟的替罪羊?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4-05 15:43:55  


 
  是的,中國在美國多邊貿易逆差中占據最大的一塊。但這是因為高成本的美國企業紛紛轉向中國,把中國當作一個低成本、高效益的海外解決方案。它還反映了美國消費者對廉價且越來越優質的中國造商品的偏愛。換句話說,儲蓄不足的美國事實上相當幸運,因為它擁有中國這樣一個重要的貿易夥伴。

  當然,中國也不可能是毫無問題的。就像與美國一樣,它也與世界其餘國家也存在大規模的失衡——即巨額經常賬戶盈餘。作為負責任的全球公民,美國必須解決其儲蓄不足問題;與此同時,世界各國有充分理由期待中國擔負起責任、減少它過剩的儲蓄。

  但這些調整必須在多邊框架下進行,因為失衡是多邊的。正如中國只是美國90多個貿易逆差國之一一樣,中美貿易如今僅占中國對外貿易總額的12%。圍繞中美兩國間的雙邊方案來解決它們的多邊失衡,是錯誤的做法。

  但美國某些最知名的經濟學家仍在聲稱,人民幣兌美元升值不僅會在美國創造100多萬個就業崗位,而且還將為全球復甦注入新的活力,否則復甦會很無力。經濟學家不應該這麼糊塗。相對價格的變動本是零和遊戲——它們只是重新切分了蛋糕,並沒有改變它的大小。

  任何兩個國家之間匯率(或相對價格)的調整,都非治愈全球經濟結構性失衡的萬能藥。相反,我們需要的是全球儲蓄格局的調整。特別是,美國需要減少逆差、提高個人儲蓄,中國則需要刺激國內個人消費。

  華盛頓方面找中國作替罪羊,可能會把世界推向災難性下滑的邊緣。基於拙劣的經濟政策而在政治上逃避現實,這種情況或許不是第一次出現。但是,這一愚蠢錯誤的後果——貿易摩擦與保護主義——將令2008-09年的危機相形見絀。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