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美國台海政策的“清晰”與“模糊”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4-12 00:20:30  


 
  然而,美方“經過一段時間導致最後的解決”的表述具有兩重模糊性。一是“一段時間”太具“彈性”,它究竟指多長時間,雙方沒有共識,中方希望它越短越好,美方希望它越長越好。美國雖沒明說,但它心中的“一段時間”可以是無限期的,只要它認為那是實現其台海政策根本目標所需要的。因此,儘管它已長達25年了,但美國絲毫沒有終止售台武器的跡象,也看不到在可預見將來得到解決的希望。

  二是所謂“最後解決”究竟指什麼問題的最後解決,中美雙方實際上沒有共識。從上下文看,尤其是從《8.17公報》旨在解決美國售台武器問題這個宗旨看,“最後解決”無疑是指該問題的最後解決,這也是中方的立場。但是,美方承諾的“最後解決”一語雙關,既在表面上指售台武器問題的最後解決,又在實質上指台灣問題的最後解決。換言之,在美國看來,這兩個問題是一個問題,即只有在台灣問題“最後解決”後,它才沒有必要向台灣出售武器,所謂售台武器問題就不復存在,儘管它不便於對中方這麼說。當時的美國總統雷根說:“如果有朝一日這兩方認為它們能以和平方式合起來成為一個國家,那就沒有任何必要向台灣出售武器了。公報就是這個意思,沒有別的意思。我們不會說:‘唔,我們將只是隨時間的推移而減少對台武器出售’,不,我們希望中國問題(即台灣問題--筆者注)得到和平解決。”雷根的話表明美國所謂的“最後解決”實際上指台灣問題的最後解決,而且暗示海峽兩岸不是一個國家。可見,儘管美國對台售武的立場非常堅定、明確,但它在解決對台售武問題上的承諾是模糊的,即以模糊承諾維護其堅定立場。

  顯然,美方之所以採用這種模糊的表述並根據自己單方面的理解來處理售台武器問題,是因為它企圖通過售台武器的長久化使海峽兩岸長久敵對與分治。美國對台售武不僅大發軍火財,而且增強台灣以武拒統的軍力與膽量。基辛格說:“美國和其他國家不同,仍向台灣供應大批防禦性武器,使它能夠繼續遊移在代表全中國,包括台灣在內的合法政府的政治控制之外。”有反華學者露骨地說,“要保證台灣的獨立,美國應該繼續向台灣轉讓先進武器。”

  因此,美國售台武器問題不僅在20世紀80年代初導致中美關係陷入嚴重危機,而且自那以來一直是妨礙中美關係健康發展的重大障礙。可以預計,除非美國對其台海政策作出有利於中美關係發展的重大調整,否則美國售武器問題將繼續是台海和平的一大隱患和中美關係健康發展的一大障礙。

  四是關於“台獨”立場的模糊

  自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台獨”成為台海不穩定的禍根和中美關係穩定的最大威脅以來,雖然美國關於“台獨”有無數次表態,但是其立場並非始終如一,也不夠清晰,而是搖擺於不支持“台獨”與反對“台獨”之間。克林頓當局不支持“台獨”的立場包含在其“三不”政策中。小布希當局不接受“三不”政策,通常的表態是不支持“台獨”,偶爾也說反對“台獨”。當台海局勢比較穩定時,或是當“台獨”勢力不那麼猖狂時,美國就說不支持“台獨”;反之,美國就可能說反對“台獨”。當美國對中國的戰略需求較小時(如“9.11”前),它總是說不支持“台獨”,尤其是在公開場合;當美國對中國的戰略需求較大時(如“9.11”後),它有時也說反對“台獨”,尤其是在與中國領導人私下會晤時。

  無論在中文還是在英文中,“反對”與“不支持”不同,“反對”的對立面是“支持”,而“不支持”處於兩者之間。對待“台獨”,美國通常採用“不支持”而不是“反對”的表述,顯然是經過斟酌的。若美國把“反對‘台獨’”作為正式立場,就意味著接受了中方立場,那不利於它實施“以台制華”戰略,不利於在海峽兩岸搞平衡和維持台海現狀。因此,“不支持‘台獨’”的表述對美國台海政策目標最有利,它使美國遊刃有餘,在海峽兩岸左右逢源,因為它既可以被理解為“不反對”,也可以被引申為“接近反對”。

  美國對待“台獨”的模糊態度無疑根源於美國台海政策根本目標,但直接來源於其“一中”政策內涵的模糊性。假使美國“一中”政策的內涵像中國的“一中”原則的內涵那樣清晰,即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那麼美國自然要明確反對“台獨”,而不只是不支持“台獨”。

  由於“不支持”的含義存在模糊性,在美國用“不支持‘台獨’”這個表述為其台海政策目標服務時,“台獨”勢力也利用其模糊性不斷推動“法理台獨”,多次挑起台海危機,給美國製造麻煩,干擾甚至威脅其台海政策,使中美關係多次瀕臨危機狀態。但是,只要台海危機不失控,無論“台獨”勢力利用美國關於“台獨”的模糊立場製造多少次危機,對美國台海政策的根本目標而言,它“不支持台獨”這一立場總體上利大於弊,儘管必定以中美關係的損害為代價。

  五是在台灣問題“和平解決”的具體形式上的模糊

  台海兩岸對台灣問題的演變有根本不同的期待且努力使之向自己期望的方向發展。中國大陸努力使台灣問題演變成海峽兩岸和平統一。台灣當局企圖使台灣問題演變為台灣和平獨立。而美國既不希望台海兩岸走向和平統一,也不幻想台灣走向和平獨立。雖然美國為了維護其全球霸權不支持兩岸和平統一,但為了維護中美關係大局它也不便於公開反對;雖然美國霸權利益的最大化理論上需要台灣和平獨立,但和平“台獨”絕無實現可能,因為“法理台獨”的實施必將導致嚴重損害其國家利益的台海戰爭。因此,維持台海“不統”與台灣“不獨”的現狀實際上最符合美國霸權利益。為了維持台海現狀,美國堅持台灣問題“和平解決”的立場,反對台海兩岸任何一方單方面改變台海現狀。

  從理論上講,台灣問題的“和平解決”包含兩種可能形式,一是海峽兩岸和平統一,二是台灣和平獨立;前者符合中國大陸的期望與追求,後者能滿足台灣的野心與追求。因此,儘管海峽兩岸追求的“和平解決”的具體形式根本不同,但都不反對美方籠統的“和平解決”立場。但是,在可預見的將來,台海兩岸和平統一與台灣和平獨立都無實現的可能,現實的結果就是兩者之外的“維持現狀”。可見,美國的“和平解決”立場的背後隱藏著“永不解決”的用心與根本目標。這就是美國堅持台灣問題必須“和平解決”的立場而不闡明其具體的和平解決形式的根本原因。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10年4月號,總第148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