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陳德銘:中美貿易不平衡並非中國受益美國吃虧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3-30 22:02:54  


 
  第四,美國長期逆差與美元作為主要國際貨幣地位有關。“特里芬難題”是佈雷頓森林體系解體的內在原因。當前,美元也仍然面臨著既要通過經常項目逆差為世界提供流動性,又要確保美元穩定的兩難窘境。

  第五,人民幣匯率無法解決中美貿易不平衡問題。2005年至2008年,人民幣對美元累計升值21.1%,同期美國貿易對華逆差年均增長21.6%,是歷史上規模最大、增長最快的時期。2009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保持穩定,而美國貿易逆差對華逆差下降16.1%。由此可見,貿易流向的決定性因素是市場供求關係,而非匯率。

  陳德銘在文章中指出,中美經貿合作不僅給中國,也給美國帶來巨大收益,簡單地把中國在貨物貿易中的順差解讀為中國受益,美國吃虧,是非常片面的。

  他在文章中表示,中國出口的物美價廉的產品有效抑制了美國通脹,提高了美國消費者的實際購買力。有研究結果表明,2009年自華進口為美國消費者節省了約1000億美元的開支。同時,中國對美國出口中加工貿易佔60%左右,中國加工企業只獲得少數加工費,而產品設計、運儲和行銷等環節的大量利潤被包括美國企業在內的外國企業獲得。例如,一台在美售價約1200美元的筆記本電腦,中國加工企業僅獲取35美元加工費,因此雖“順差在中國”,但“利益在美國”。

  此外,他在文章中指出,除貨物貿易外,美國從對華投資和服務貿易中獲取了巨大收益。美國長期在服務貿易領域保持對華順差,近5年均增長35%。美國會計、銀行、保險、證券等服務貿易企業在華均有良好的經營業績。據初步估算,目前中美服務貿易中方逆差在130億至150億美元之間。

  為避免中美經貿合作遭遇不必要的傷害,陳德銘在文章中倡議雙方堅持對話與合作,妥善化解分歧,充分利用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中美商貿聯委會等重要機制進行開誠佈公的討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