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自然災害成就了中華文明?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3-26 00:04:18  


 
  埃及文明的形成也與氣候乾旱有很大的關係。最近的研究成果表明,在距今14500——— 5500年前,當時非洲的氣候溫暖濕潤,撒哈拉沙漠大部分沙丘被固定,綠洲遍布,湖泊眾多,是非洲先民較為理想的生活家園,但人口比較分散,人口壓力較少,不易形成文明社會。距今5500年左右,非洲全新世氣候發生重要轉變,這時撒哈拉沙漠的綠洲開始消失,湖泊變幹,沙丘活化。嚴重乾旱使生活在撒哈拉沙漠中的牧民遷移至尼羅河河穀或三角洲平原。另外,上埃及的人開始向北擴張到下埃及,並向下埃及殖民,從不同地區向尼羅河穀地或三角洲地帶遷移的人口導致了這一地區的人口壓力。為了解決人口壓力,人們開始灌溉,進行技術革新,農業產量開始提高,促進了剩餘財富的產生,而剩餘財富的增加又促進了手工業的分工和私有制的逐步確立,社會分化,階級形成,此時出現較為原始的文字,並開始形成國家。

  中國文明的誕生也是如此。歷史學家湯因比在談到黃河下游古代中國文明的起源時這樣說過:“人類在這裡所要應付的自然環境的挑戰要比兩河流域和尼羅河的挑戰嚴重得多,人們把他變成古代中國文明搖籃地方的這一片原野,除了有沼澤、叢林和洪水的災難之外,還有更大得多的氣候上的災難,它不斷地在夏季的酷熱和冬季的嚴寒之間變換”,這樣一種極其嚴酷的自然環境,恰恰成為激勵中國文明生長和綿延的極其重要的積極力量。(任德勝)
 
  (文章來源: 太原日報)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