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美貨幣:鬥俱損 和共贏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3-23 00:07:22  


 
  關於人民幣政策,美國的政治家、政府官員乃至經濟學家,有一個共同的貨幣力學邏輯,即在多種貨幣關係上尋求“力量平衡”。自1999年歐元誕生後,美元主導的國際貨幣體制的力量結構悄然生變,呈現美歐元共主的兩極化雛形。由此,維護美元霸主地位的方式,也走向利用多種貨幣相互牽制,追求總體均衡的方向。

  眼下,從主要國際貨幣關係上看,一方面,日本出口複活,對外投資擴張,日元再度蓄積升值動力。另一方面,金融危機後,美日利差倒掛,紐約資金倒灌東京,日元具備升值的外部條件。但面對鳩山政府追求與美對等關係,且多生摩擦,美國擔心日元走強失控,恐將鑄成日美歐元“三分天下”格局,屆時,美元恐將被打回“ 老家”,蛻變為事實上的“ 美洲貨幣”,國際霸主地位不攻自破。為此,在歐元受困的形勢下,讓尚不是國際貨幣的人民幣升值,默認日元貶值,維護貨幣力量平衡,或是最佳選擇。

  人民幣“被升值”潛藏風險

  但美國忽視了“21世紀型金融危機”的教訓。進入21 世紀,全球資金移動呈現流量、流速和流向的高度不確定性,不會聽命於某國的政策意圖。美國所主張的人民幣升值論,恐將潛藏巨大的政策風險。原因是,“人民幣被升值”,則意味著“美國國債被卸載”。而若實現美國政治家所期待的足以讓人民幣升值10-15% 的程度時,幾乎沒人可以預測全球資金將如何異動。一旦出現類似東亞危機時回軋的局面,恐將難保人民幣和美元不被同時拋售。屆時,美國的“貨幣均衡”難保,而蓄積了巨大勢能的日元,恐將再度出籠,吞噬美元地盤。如此,美元天下恐怕真的要被丟失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