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京滬高鐵20億貸款被挪用 部分用於土地開發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3-17 15:37:42  


京滬高鐵路綫(圖片來源:新華網)
  中評社北京3月17日電/審計署發現京滬高鐵巨額貸款資金被挪用案例。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獨家獲得的一份名為《審計移送處理書》的文件,其中披露,上海江橋城市建設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橋城投),以京滬高鐵名義獲取銀行貸款20億元,其中13.2億元用在了土地開發等無關項目上。

  這件被國家審計署定義為“挪用徵地拆遷資金”的20億元巨款違規事件,已被層層上報。

  雖然有關京滬高鐵在上海市境內徵地拆遷相關問題已有審計署移送給上海市政府,但截至目前,圍繞20億元挪用的信息一直未向公眾披露,在國家審計署2010年第2號《京滬高速鐵路建設項目跟蹤審計結果》中也未見提及。

  根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各方得到的消息,上海市主要領導已對此20億元的相關報告《審計移送處理書》連續批示三次,並責成市區鎮三級紀委和審計辦成立專題小組“調查核實”。

  但參與處理此事的上海方面人士告訴記者,江橋城投涉嫌“違規”使用貸款一事,事出有因,但又被認為“情有可原”之處。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調查發現,在4萬億項目加速進行的現實下,由於地方配套資金未能按時撥付,造成地方拆遷等費用存巨大缺口。這一背景頗為耐人尋味。

  最新消息還顯示,江橋城投將於4月30日之前歸還剩餘14.8億元貸款,更進一步的跟蹤審計將於5月開始。

20億元巨貸:冒用京滬高鐵之名?

  最初的審計端倪,始於2009年春夏之交。彼時,京滬高鐵在各地的審計陸續啟動,其中上海段的京滬高鐵主線由審計署深圳特派辦審計,動車段由上海特派辦審計。

  20億元貸款正是出現在了京滬高鐵的專項賬戶裡。從來源看,20億元貸款分別來自光大銀行嘉定支行(15億元),華夏銀行[11.79 1.90%]嘉定支行(5億元)。

  在性質上,這兩筆貸款皆為流動資金貸款,期限分別是1年和2年。貸款主體為江橋城投,沒有提供任何抵押物,僅有江橋鎮財政提供了“擔保函”,屬於授信類貸款。

  “我們當時覺得京滬高鐵是個好項目,也核實了江橋鎮參與京滬高鐵拆遷是否真實。但對於京滬高鐵的‘專款專用’沒能準確理解。”光大銀行嘉定支行行長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說。

  審計相關人員正是從20億元進入此賬戶開始,追蹤發現了此後的“挪用”現象。

  在貸款下發之後,其中13.2億元撥付到江橋鎮紅光村等11個村委會賬戶,用於拆遷費用。但此後的資金流向沒有按照這條既定的軌道進行,被立刻轉入了江橋城投和上海江橋資產經營公司(此兩個公司為一套人馬兩塊牌子)名下。

  審計署的相關文件顯示,這些資金被“挪用”於四個方面,分別是江橋萬達項目土地開發資金2.344337億元,水產品養殖場安置基地動遷款2.1070億元,慧創商務中心及市政配套項目工程款4271萬元,出借給大連萬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1億元用於競買江橋萬達項目土地使用權。

  “我們當時確實面臨較大的付款壓力,借用京滬高鐵名義是經過了鎮政府班子的集體討論決定,屬於鎮裡使用資金‘打統賬’。”江橋城投負責人解釋說。

  相關銀行行長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透露,銀行已經對於政府融資平台的貸款比較謹慎,授信十數億元屬於非常少見,與其借用“京滬高鐵”的名義有關,“一般項目的貸款最多也就2-3億”。

  但地方的“相機”選擇,看似合理卻可能觸犯了相關規定和有關法律。《審計移送處理書》明確表示,“上述做法不符合《貸款通則》和《土地管理法》相關規定。”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