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外媒憂中國勞工荒逼高“世界工廠”身價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2-27 15:20:57  


 
揭秘原因

惠農政策 務農比打工更賺錢

  《華爾街日報》發表題為《揭秘中國用工荒》的文章說道,對於一個勞動力依然極度過剩的國家,珠江三角洲等中國經濟增長引擎地區在春節後出現嚴重用工荒的報道讓人很有些難以理解。

  報道提出疑問稱,廣州及鄰近的東莞等城市的農民工缺口大約在100萬人,這些地方在過去三十年中一直號稱中國出口熱潮的中心所在。無數生產線閑置、建築工地停工,焦急不已的用工方已將工資提高了30%以上,卻仍然無法吸引足夠的求職者。那麼,那些理論上沒有工作的農民都去哪兒了?

  分析稱,結構性失業——即勞動者技能與用工方要求不匹配——並不能完全解釋這種現象。除了結構性問題外,農民工對於這類低薪重體力工作缺乏興趣並且他們在家鄉的收入有所增長。

  值得稱許的是,中國政府多年來一直將發展農業、解決農村人口溫飽問題(2007年農村人口達7.275億)作為首要工作重點。取消農業稅、加大市場干預等源源不斷的惠農政策令農村收入增加,在一些地方,務農已經比清潔摩天大樓窗戶賺得更多了。

內陸開發 農民工取近舍遠

  此外,長三角和珠三角等富裕沿海地區當前用工荒的部分原因在於,重慶、武漢、南昌等二線內陸城市的建築熱和快速經濟增長。許多農民工更願意去這些地方,因為那兒的薪水有時差不多向上海看齊,而且離家更近。

  馬來西亞暢銷報紙《星報》也稱,短短7天的春節,工人們卻給自己放了長達一個月的假期。許多勞工發現原來較為貧窮的內陸省市開始繁榮,他們似乎不會重返以往的就業單位,而是就近選擇離家較近的省市就業。

  英國《金融時報》援引蘇格蘭皇家銀行駐香港經濟學家貝哲民的話稱,中國的經濟刺激計劃取得成功,加劇了沿海地區的勞動力緊張,因為刺激措施增加了內陸省份的投資和就業機遇。

  從高鐵的開通也可以證明這一點。去年12月,中國開通了全球最快的客運列車線路,從廣州到中部城市武漢,全程1100公里僅需3小時就可到達。“和諧號”高速列車使廣州至韶關(廣東偏遠山區一個工業落後的城市)的旅行時間縮短至40分鐘,使當地務工者更願意在靠近家園的地方工作。

  另外英國廣播公司BBC說,出現民工荒的深層次原因是很多務工者對早前的薪酬待遇和工作環境不滿意,不願重回崗位。

  報道稱,伴隨中國政府4萬億元人民幣的經濟刺激計劃的落實,這些民工們可以在家鄉附近參與公路、機場和鐵路等項目建設,而不再走回南方工廠的流水線。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