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用工荒”或將扭轉中國農民工地位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2-27 12:48:41  


  中評社北京2月27日電/如果不是因為當前中國出現的用工荒,《義烏歡迎你》——一首向農民工表達感激之情和歡迎之意的詩歌也許不會如此迅速地在網路走紅。 

  在中國農曆新年假期後的第一個工作日(2月20日),這首文字上相當拙樸的340字詩歌一經網路發表便引來眾多跟帖,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百度很快將其置頂,還有人建議將之譜曲傳唱。 

  新華社報道,眼下,“用工荒”正佔據中國許多媒體的版面。春節剛過,長三角、珠三角--一些沿海經濟發達地區似乎在拉響新一輪“用工警報”。一些城市用工供求比例已經達到1:20。 

  世界頭號人口大國出現勞動力短缺令人費解

  “從理論上說,中國有8億農民可以轉移為產業工人,但是實際情況是,這部分後備勞動力的選擇餘地越來越大,勞動密集型企業對他們的吸引力越來越小。”浙江省勞動與保障研究院院長陳詩達說,“因為在中國,長期以來工人得到的東西與他們的付出尚不成比例。” 

  “也許你是做會計,也許你是當翻譯,也許晝夜車間裡,也許背包爬樓梯,也許砌墻又挑泥,也許擦鞋或掃地,也許你曾不如意……” 

  這首短短幾天迅速流行的詩歌說出了農民工的境遇。跟城裡人相比,他們領取的是最微薄的工資,承擔了最苦最累的勞動,生活品質最低,與家人相聚的時間也最少。

  與這首詩歌的標題恰好相反,農民工很多時候真實的感受是,他所工作的城市“並不歡迎你”。 

  雖然在城裡工作,但是中國的城鄉二元結構決定了他們仍然是農民的身份,被排除在城市公共服務之外——在長三角一些民工子女教育問題解決得最好的城市,能夠在父母身邊讀書的孩子也是集中在專門為他們舉辦的民工子弟學校,而不是城裡人就讀的學校。 

  “無論經濟地位、社會地位還是政治地位,到目前為止,他們還沒得到與付出相襯的回報。”一位網民對《義烏歡迎你》發表評論說,“這使得農民工雖然生活在城市,但與城市居民其實是兩個割裂的群體,在城市他們還是被邊緣化的。” 

  沿海城市現在面臨一個現實,由於惠農政策效應顯現以及中西部的發展,老一代的農民工更願意在家門口就業。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