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央視:需兩面看待印度為中國護航動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2-23 17:53:33  


  中評社北京2月23日電/針對日前印度防務部長提出印度願意為中國商船護航一事,央視評論員馬曉霖在22日《東方時空》頭條相關新聞中評論說,印度的這個建議值得歡迎,因為反海盜需要國際通力合作,印度的加入將緩解中國護航壓力,減少可能蒙受的損失,但是,他同時指出,印度此友好姿態後有控制印度洋排擠中國海軍之意,中國海軍仍需堅持既定政策,從近海走向遠洋。

  馬曉霖指出,首先應該對印度的倡議表示歡迎,近年來國際海盜日益猖獗,成為世界公害,需要各國共同努力來維護海上公共安全。參與打擊海盜、保衛航線的國家和力量越多,海盜行為的生存空間就越小。因此,印度軍方的這個表態是積極的,特別是自去年海盜活動範圍向印度洋縱深擴展後,印度海軍的參與就更加具有針對性和實際意義。

  馬曉霖認為,印度是瀕臨印度洋的最大國家,也是距離海盜活動頻繁區域最近的海上強國,從承擔國際安全義務的角度看,印度願意為中國商船提供護航服務是件好事,有助於緩解中國海軍編隊的護航壓力,減少中國商船和人員可能蒙受的損失。其實,中國海軍護航編隊也一直在印度洋履行著國際主義義務,一年多來,累計執勤上萬個小時,行程十多萬海里,為上百批次近千艘各國船舶成功護航。

  馬曉霖稱,印度提出為他國船只護航,其實也是在維護本國利益,航行在印度洋的商船,不少是與印度進出口貿易相關的。比如,去年被劫持的中國“德新海號”就是為印度從南非運輸煤炭而遭遇劫難的。在貿易全球化的今天,維護國際貿易通道的安全,是世界各國的共同責任,本位主義最終會傷害自身利益。

  在談到印度此前鼓噪“中國威脅論”及炒作中國在印度洋沿岸建立基地與此次表態的相互關係及深層動機時,馬曉霖指出,印度這一姿態的確是建立兩國互信的一個積極表現,但是,印度洋反海盜並不止是印度一家的事,需要警惕印度某些人的小算盤,即把印度當做印度的內海、當做“印度的海洋”,而事實上,印度是國際水域,不是哪個國家的私有領水。任何國家的軍民艦船都有權根據國際海洋法規使用這一水域。

  馬曉霖說,印度軍方這個表態,的確暗示著印度要主導印度洋的戰略意圖,印度洋沿岸有36個國家,世界最重要的能源和貿易通道就經過這裡,誰控制了印度洋無疑將控制地區乃至全球的外交和軍事話語權。印度這些年來大力發展海軍力量,多次舉行聯合海上軍演,都印證了印度要做海洋大國、走海上強國之路的雄心。從這個角度看,我們的確需要用第三只眼睛看待印度的這一友好姿態。

  馬曉霖還認為,印度這個表態的潛台詞是中國不必勞師遠征,派兵護航,其實是想消除中國海軍在印度洋國際水域的存在,這是我們不能接受的。首先,任何國家的安全利益不能寄望其他國家來保護,現實生活中,廣闊的印度洋水域,每天2萬艘可能被海盜襲擾的商船不是印度一國之力能保護得了的。中國海軍必須堅持既定政策,既承擔護航和反海盜的國家和國際責任,也繼續利用這個機會展示中國的大國形象和實力,更要推動我們的海軍從近海走向遠洋,為建立強大的海軍探索、積累經驗,鍛煉隊伍。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