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江蘇兩會提案:學者籲兩岸同修《中華民國史》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1-29 10:54:12  


位於南京的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收藏有大量的民國史料
  中評社北京1月29日電/正在南京舉行的江蘇省“兩會”上,身為江蘇省政協委員的南京大學出版社編審、歷史學博士楊金榮專門提交一份書面發言材料,呼籲兩岸史學界合作修撰大型史書《中華民國史》,以還原中華民國的特殊歷史地位。

  大公報報道,楊金榮指出,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歷史文明,其得以傳承幾千年的重要原因就在於有官府重視修史的優良傳統,後代修前朝的歷史成為中華文化發展的優良傳統。自司馬遷撰《史記》以來,中國的正史已經修撰了25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毛澤東、周恩來、董必武等中共元老曾多次提出重修《清史》、編撰《中華民國史》。

  上世紀70年代後,海峽兩岸開始重視民國史研究。但受政治影響,大陸和台灣對民國史的認識分歧很大,之後隨著環境的不斷改善,大陸民國史研究更加貼近歷史真實。1990年代,兩岸的學術往來和交流不斷密切,雙方對民國史上的一些重大問題,觀點漸趨一致。雖然仍有一些分歧,如1949年斷限問題,但不影響雙方的學術合作。2001年,南京大學中華民國史研究中心主任張憲文教授曾醞釀兩岸史學界合編《中華民國史》,得到了台灣著名歷史學家張玉法教授、李雲漢教授等人的響應。後來因經費無著,未能實現。

  楊金榮認為,目前已經出版的成果都與民國的歷史地位不相匹配。中華民國作為一個歷史時期,在現代中國有其特殊的地位,兩岸的歷史學家應同心戮力,集中分散兩岸的史料與專家,修撰一部與其歷史地位匹配的大型史書。而且鑒於當前兩岸政治關係的改善,合編《中華民國史》的時機更加成熟。如果這項合作能夠實現並取得成功,不僅在學術上有貢獻,更重要的會在兩岸和國際上產生重大政治影響。
  
  建議在寧設修撰協調機構

  為此,他建議由江蘇學者領銜組織兩岸的歷史學家共同修撰《中華民國史》,因為江蘇有一批在海內外有影響的民國史研究專家,南京大學中華民國史研究中心是教育部唯一的民國史研究基地,以張憲文教授為領軍人物的江蘇民國史學界已經召開了5次中華民國史國際學術研討會,每次會議均得到了台灣“中央研究院”等機構的民國史專家的積極響應和參與,在此方面積累了豐富的學術基礎,中國大陸民國史研究的標誌性成果均誕生於江蘇。更為重要的是,位於南京的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收藏有大量的民國史料,可以與台灣方面的國民黨黨史館和“國史館”互為補充。

  楊金榮提議在南京設立《中華民國史》修撰常務聯繫協調機構,吸收海峽兩岸有較高學術水平的學者共同參與修撰工作,以爭取在中華民國史的若干重大學術問題上取得突破和達成共識,並在政治上於海峽兩岸產生重大影響。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