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學者:兩會互設辦事機構是為因應兩岸複雜形勢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1-29 09:56:06  


  中評社北京1月29日電/大陸海協會副會長鄭立中提出兩岸兩會互設辦事機構的議題,中央社引述北京涉台學者認為,這是大陸惠台措施大戰略下,為了預先累積更多經驗,因應未來兩岸諸多不確定和複雜因素。

  鄭立中28日向海協會理監事報告海協會工作概況時指出,海協會是唯一得到授權與台灣進行談判的民間團體,今後除了加強對兩岸談判問題的研究外,也將著手研究海協會、海基會相互設立辦事機構的問題。

  中國社科院台灣研究所研究員王建民說,自從兩會去年恢復制度化協商以來,雙方對交流議題常用的辭彙都是協商、磋商、會談等,海協會將加強對談判問題的研究,有拉高層次的意味。

  王建民解釋,隨著兩岸交流牽涉的議題日益廣泛,再以兩會的形式處理這些問題將面臨很大的壓力,而雙方都有先經濟後文教、先文教後政治的默契,兩會互設處之後,將為複雜的兩岸關係發展累積更多的經驗,滿足未來更高層次發展的需求。

  他舉海旅會、台旅會(小兩會)已相互設置辦事處的例子說,雖然大兩會(海基會與海協會)現有的人員和功能,很難再適應兩岸大交流不可避免的趨勢,但相互設處卻能增進彼此的瞭解,這是件好事。

  更重要的是,在大陸惠台措施的大戰略思考下,官方不敢承諾的事項,也可透過彼此所設的辦事機構處理,王建民說,所以鄭立中才會提到著手研究兩會互設處的問題。

  由於今年兩會將以“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框架)協議”為重頭戲,王建民表示,總體上,大陸會向台灣讓步、妥協,儘量不對台灣經濟造成太大的傷害,不過,台灣也應針對不合理的經貿交流進行適度的調整,逐步開放仍被限制進口的大陸工業產品。

  對大陸的惠台措施,台灣如何回饋呢?王建民指出,商簽兩岸經濟協議,台灣比大陸迫切,但大陸對台灣島內的形勢卻感到擔憂。

  例如,台灣未與大陸商量就先說要1月20日進行第1次的正式磋商、5月簽署經濟協議,這反而給自己造成被動態勢,王建民說,“有些東西不是那麼容易就能實現的”。

  雖然兩岸在經濟協議上都強調互惠互利,但王建民表示,兩岸互動需要靈活彈性處理,台灣要的多、給的少,這些大陸都能理解,那是因為台灣經濟規模比大陸小,不過,台灣也應正面看待中國大陸經濟崛起的事實,不要再用負面思維看待大陸的惠台措施。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