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國際金融危機衝擊下經濟“最為困難”的2009年,中國經濟交出了一份令世人矚目的答卷,不但成功實現年初提出的“保八”目標,而且增速大大超過預期。 |
中評社香港1月25日電/英國《金融時報》1月25日載文《尋覓中國的平衡增長之路》,文章說,中國平衡增長的出路在於為消費的可持續增長打好基礎,中國必須做得更多,比如鼓勵普遍提高工資,加快農村改革,改革戶口制度等等。摘要如下:
中國的刺激措施似乎效果太好了一點。2008年末季,中國經濟幾乎陷於停滯,但在2009年第四季度,產出卻增長了10.7%。中國政策制定者已展示出,他們基本上可以達到自己選定的任何產出目標。但是,任何經濟(即便是計劃經濟),也不能消除副作用。通脹就是令人擔心(或至少是警覺)的一個理由。去年12月的消費價格指數同比上升1.9%。更廣義地看,人氣高漲的股市和不斷攀升的房價似乎表明,刺激資金正流入投機性投資。
在年初出現信貸狂熱後,中國監管部門上周指示各商業銀行暫停放貸。接下來會出台更多這樣的指示。但中國央行也將不得不考慮何時提高利率。其中一個選擇是允許出現一點通脹,這將產生與人民幣升值相同的效果,而政治反彈的可能性更小。然而,即便是那樣可能也不足以化解國外對於中國出口機器重新開動與日俱增的焦慮。人民幣升值很可能是北京方面避免嚴重貿易緊張、使經濟增長向國內傾斜的唯一途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