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國民黨雙週報:美中關係現況與美國的政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1-12 16:15:09  


  中評社台北1月12日電/中央網路報消息,國民黨中央政策會大陸情勢雙週報1567期文章說,美國國會研究處(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隸屬美國國會,專門從事相關研究報告提供美國國會議員參考,對於美國的立法與政策甚具影響。今年十月該處一篇有關題為“中美關係:當前議題與對美國政策之意義”(China-U.S. Relations: Current Issues and Implications for U.S. Policy)的政策研究報告,詳細列出美國對當前影響美中關係發展的重要議題,有鑑於美中關係發展對於東亞安全情勢影響至鉅,該報告某種程度反應出美國的官方立場,甚具參考價值,特將報告內容摘譯。

  一、前言 
   
  美中雙邊關係所牽涉及的議題範圍極為廣泛,包括經濟、安全、外交、及人權問題,美中國家利益相較於十年前變得越來越互賴,美國前“總統”小布什主政時即已體認到必須與中國大陸交往,加強合作,減少歧異;奧巴馬總統上任後,面對的是較過去緩和的中美關係,但關係內涵越來越複雜。小布什時代美中高層定期互訪、軍事交流恢復、在反恐及朝鮮問題上密切合作,這些既有的發展,奧巴馬政府可望繼續維持,然而奧巴馬政府也希望雙方合作範圍能更擴大至國際金融危機、全球氣候變遷、及其他安全議題,如同美國國務卿希拉里今年二月大陸之行中所揭示的。
   
  雖然美中在許多議題上維持良好的合作關係,但也有一些問題比較困難,像台灣問題、智慧財產權保護問題、中國大陸的經貿政策、中國大陸外銷產品的安全問題等。中國大陸越來越強的外交及軍事發展,長期而言對美國的全球霸權也有影響。有關“中國崛起”後對美國的影響,美國國內有不少爭辯,有的人認為“中國崛起”對美國是威脅,必須加以遏制,有的則認為“中國崛起”勢不可擋,美國的態度應該是引導及管理,加上全球化因素使問題變得更複雜。

  二、當前美中關係的主要議題 
   
  美中關係中含蓋的議題廣泛,有些是屬於雙邊關係,有些則屬多邊議題,有些問題是兩國關係競爭緊張的來源,有些則是具有共同利益。
  
  1.中國大陸輪胎進口問題 
   
  美國政府根據今年六月國貿委員會的建議,宣布從今年九月起,連續三年對中國大陸進口輪胎提高進口關稅,第一年稅率35%,第二年30%,第三年則是25%。中國大陸已經要求美國在世貿組織爭端調解架構下進行協商。
  
  2.全球金融危機 
   
  美國面對嚴重的金融危機,中國大陸在紓解美國危機方面扮演極關鍵角色。中國大陸在2008年底已擁有外匯存底1.9兆美元,中國大陸也是美國債券的主要且數額極龐大的買家,有些美財經人士擔憂,美國對中國大陸的依賴具有頗高的風險,政府應及早調整募款方針。有些人則是擔憂中國大陸會改變購買美國公債的政策,因為2009年初,大陸總理溫家寶指出要根據中國大陸國家利益作為是否購買美國公債的評估依據,中國大陸在2007年成立新的“主權”財富基金,也引起美國的關切。中國大陸正進行5860億美元的國內基礎建設方案,是否將從美國抽銀根,也令美國擔心。
  
  3.2009年7月的新疆維吾爾示威事件 
   
  2009年7月,維吾爾人抗議示威在新疆首府烏魯木齊發生,在混亂中有156人死亡,一千人受傷,中國大陸對於人民的遊行示威活動一向反應激烈,經常出動軍隊及鎮暴警察維持秩序,據指出,中國大陸當局逮捕示威人士至少一千人,也實行戒嚴,切斷網路,抗議情勢也向其他城巿漫延,使得原本計劃參加意大利舉行的G-8會議的胡錦濤中途折返國內,顯示中國大陸少數民族問題的嚴重性。
  
  4.軍事及國家安全議題 
   
  美國一向極關切中國大陸擴大軍事預算等問題,雖然兩國已經恢復軍事交流,但這些問題仍舊嚴重影響兩國的軍事互信。
  
  (1)南中國海事件 
   
  2009年3月美國國防部指出,中國大陸海軍及空軍對於美國在南中國海的巡邏艦的挑釁似有升高之勢,美國巡邏艦當時位置接近中國大陸的榆林港(Yulin)海軍基地,也是中國大陸進行新一波核武試射的區域,據報中國大陸船隻曾貼近美國巡邏艦只有25碼的距離。不少人感到困惑的是,中美軍事高層交流在事件前一週(2月27-28日)才剛進行,美國東亞事務次卿塞德尼(David Sedney)在會後還讚譽那是他歷來所參與最有成果的一次協商。事後美國向中國大陸嚴正抗議,但這次意外仍突顯中國大陸在美國經常巡邏的區域擴大軍事演習對美國所造成的潛在威脅。
  
  (2)解放軍力增強 
   
  今年三月下旬中國大陸援例公布軍力報告,美國國防部的反應是認為中國大陸近幾年來軍事現代化的速度與幅度均大幅增長,包括先進武器的採購、持續擴大本土軍事科技研發、推動軍隊組織改革等。根據中國大陸公開的資料,2008年中解放軍事預算較前年成長14.9%,是連續21年的軍事預算二位數字成長。有專家指出,中解放軍力擴充,很大程度是針對台灣,中國大陸極欲防堵台灣從其他管道取得武器,中國大陸擴大軍力防堵台灣,也間接影響到美國在亞洲的軍力部署。
  
  (3)中國大陸在外太空的活動 
   
  2007年1月11日中國大陸成功執行一項反衛星(ASAT)試射,透過彈導飛彈從地面射下一架在外太空的氣象衛星,在過去,類似行動只有美國與蘇聯曾經成功嚐試,但類似的活動已經停止進行達二十年,因為擔心試爆的碎片會影響其他在軌道上執行任務衛星的活動。美國官員表示,在中國大陸進行試射前,完全未知會美國,直到試射後第十三天,也就是在美國指出發現該行動後的一週,中國大陸才公開證實這項測試。中國大陸的行為充分反應出中國大陸欲擴大在外太空活動的企圖,事實上,中國大陸是繼蘇聯、美國之後全世界第三個向外太空發送載人太空船的國家,中國大陸也公布在未來將進行三階段登陸月球計劃,美國官方認為,中國大陸這些行動均非單一事件,而是中國大陸要取得“強權地位”的全面計劃的一部分。
  
  5.經貿問題 
   
  貿易問題是美中關係中的主要磨擦來源。美中2008年的貿易額達4090億美金,中國大陸仍維持美國第二大貿易夥伴地位,如何平衡兩國貿易平衡是美國經常向中國大陸抱怨的問題,另外,有關智慧財產權的保護及中國大陸的貿易與匯率政策都是讓美國不滿的問題。
  
  (1)匯率問題 
   
  美國關切中國大陸匯率自由化問題已經多年,在今年四月中美國財政部公布的一份報告中,美國指出中國大陸經濟嚴重失衡,過度依賴出口,國內消費不足,雖然在該報告中未明指中國大陸“操控”匯率,但美國顯然對中國大陸採取盯住美元的貨幣政策、使人民幣被人為低估表示關切。
  
  (2)不公平貿易補貼問題 
   
  2008年12月美國向世貿組織提出中國大陸的“中國精品”品牌活動,是中國大陸利用不公平出口補貼政策提高出口的策略,違反公平貿易原則。2007年3月美國商務部即已針對中國大陸對美出口的兩家公司課以反補貼關稅(countervailing duties),這是美國停止類似反制做法幾乎23年之後,首次對外國公司所施以的報復措施。這些案例反應出美國有意對中國大陸的貿易政策提出比較強硬的主張,要求中國大陸停止不當的補貼政策,中國大陸則是對於美國的這些舉措表達強烈不滿。
  
  (3)智慧財產權問題 
   
  美國對中國大陸侵犯智慧財產權問題一向高度重視,中國大陸的侵權已造成美國公司在2007年高達30億美元的銷售損失,中國大陸對於軟體產品的侵權比例在2006年大約是82%,相較於2003年的92%雖略有改善,但幅度仍極有限。2008年4月美國貿易代表署公布特別301報告,指出大陸內部仿冒問題嚴重,包括藥品、電子產品、玩具等,美國也在2007年向世貿組織檢舉中國大陸多項未能遵行智慧財產權公約的行為。
   
  6.產品安全問題 
   
  自從2007年初開始,大陸內部發生不少食物遭污染或食品不安全事件,2009年又有新的指控,指中國大陸所生產的乾砌石牆會揮發腐蝕性氣體,2008年暑假的毒牛奶事件也是引起舉世震驚。事後中國大陸即刻公布新的管制措施,宣布新的17項禁止添加物質,顯示中國大陸極重視這些事件破壞中國大陸產品聲譽的不良影響。美國食品藥物管制區與衛生部對於中國大陸產品的安全問題高度重視,兩國針對食品安全進行協調,2005年與中國大陸召開首次會議,今年十月則是在北京召開第三次會議。
  
  7.西藏問題 
   
  今年三月十日是1959西藏抗暴運動五十週年紀念日,在當年事件中達賴喇嘛即流亡海外至今,由於五十週年是極具意義的日子,中國大陸當局在之前即已加強警備,2008年3月即已加強在西藏的安全駐守,因為當年即有零星的騷動,今年中國大陸更加加強防備,2月18日公布暫時停止觀光客進入西藏,避免有心份子趁機挑起事端。
   
  西藏問題多年來受到美國國會高度關注,美國雖然承認西藏屬於中國領土的一部分,但美國國會多年來卻一直極為支持達賴喇嘛,要求美國政府在保護西藏文化及提高西藏地位等方面盡更大的力。自從1997年開始,在國會的強大壓力下,美國國務院設立西藏事務特別協調人一職,但奧巴馬政府上台後,至今尚未任命,可見奧巴馬的對中政策轉向溫和。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