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70市土地出讓金收入翻番 政策收緊信號加強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2-21 09:50:56  


 
聚焦3 “以地生財”風險不能小覷

  接受記者採訪的專家認為,“以地生財”風險不能小覷。曾康華就指出,雖然從上世紀90年代末開始,土地財政支撐了財政收入和經濟的高速增長以及城市化擴張,但土地財政暗藏的巨大風險在任何時候都不能小覷。

  “土地是一種稀缺資源,這在一定層面決定著‘財源’必然是極其有限的。”曾康華說。不僅如此,土地財政也很難經受制度變遷的風險,一旦政策轉向,經濟發展必然面臨減速。眼下,地方政府、房地產企業、銀行已經形成了一個沒有協議的牢固聯盟,利益鏈環環相扣,一損俱損、一榮俱榮,一旦某一個環節出現問題,將帶來多米諾骨牌式的連鎖反應。

  專家認為,依靠“土地財政”維持城市經濟發展,是一種竭澤而漁的短視行為,為地方以後的發展不僅埋下了隱患,也難以支撐地方經濟持續發展。

  的確,最近密集的政策調控在另一層面也將對地方政府過度依賴土地財政的狀況帶來衝擊。12月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二手房轉讓營業稅優惠政策終止,征免時限由2年恢復到5年。14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提出,要綜合運用土地、金融、稅收等手段,加強和改善對房地產市場的調控,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的勢頭,措辭從“抑制”變為“遏制”。17日,財政部、國土部等五部委出台《進一步加強土地出讓收支管理的通知》,明確開發商以後拿地時,“分期繳納全部土地出讓價款期限原則上不得超過一年”,“首次繳款比例不得低於全部土地出讓款的50%”。18日,在北京召開的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全國建設會議也再次調緊了市場的神經。

  儘管矛頭並非直指“土地財政”,但遏制房價過快上漲的舉措必將對地方政府土地收入帶來間接影響。東北證券[37.24 0.46%]房地產行業分析師高建表示,其中《通知》的出台將使部分開發商由於首付款提高等原因不會再衝動拿地,從而可能會導致地價的下降。從市場的角度來說,如果下游房價下降,就很可能造成土地出讓金的減少。

  北京大學房地產研究所所長陳國強認為,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開發商的進入門檻,有利於抑制炒地囤地、延長開發周期、捂盤惜售等行為,遏制了房價的非理性上漲必將遏制地價的非理性上漲,這必然會令地方“土地財政”收益受到一定衝擊和影響。

聚焦4 困局非朝夕能解

  儘管很多地方政府已經意識到這個困境,可現實的財務壓力往往使其束手無策。接受記者採訪的專家認為,“土地財政”問題非朝夕能解。“且不論地方政府是否真的有內在動力下決心改變對土地財政的依賴,即使充分意識到土地財政帶來地方政府收入大幅度增加不正常也有些無奈。”曾康華說,現階段政府所能採用的調節手段並不多,一方面,房地產市場僅靠稅費調節收效甚微,另一方面,緊縮銀根可能帶來一定風險,尤其是在當前經濟企穩態勢並不十分穩固的宏觀背景前提下,想有效解決目前的困境顯得有些力不從心。

  對於如何解決這一問題,有觀點指出,要使地方政府擺脫土地財政模式,關鍵在於優化地方財權結構,構建地方政府稅收財政模式。一方面應將土地出讓金收入全面納入預算內管理,加強預算監督,統籌安排資金的使用。此次《通知》便強調“嚴格執行國辦發〔2006〕100號和財綜〔2006〕68號等文件,不折不扣地落實土地出讓收支全額納入地方基金預算管理的規定,將土地出讓收入全額繳入地方國庫,支出通過地方基金預算從土地出讓收入中予以安排,實行徹底的‘收支兩條線’管理。”另一方面構建以房地產稅為主體稅種的獨立穩定的地方稅體系。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