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2月15日電/國際在線報道,經過一天短暫的休會調整之後,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14號進入新一階段的談判,與會各方將在會談中涉及更多實質內容。會場上,各方代表團再次展開了激烈的交鋒和討價還價。而在會場之外,民眾則翹首企盼,希望會議能達成實實在在的結果。
哥本哈根大會14號開始了第二階段,也就是部長級磋商的日程。在會議第一階段,《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長期合作特設工作組和《京都議定書》特設工作組分別提出了兩份案文,並提交給部長級磋商討論修改,爭取在會議結束時能夠取得積極成果。
14號上午的會議上,77國集團包括非洲集團代表宣布,鑒於會議有關《京都議定書》的談判進程太慢,而且缺乏廣泛性,他們退出了上午的磋商會。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印度、南非和巴西的代表團團長緊急磋商後對他們表示了支持,並一起去了大會主席的辦公室,希望尊重77國集團的意見,盡早開全體會,討論《京都議定書》有關的問題,大會主席赫澤高也同意召開全會,轉入對《京都議定書》的討論。
中國代表團團長、中國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解振華下午舉行了發布會,介紹了第一階段有關的情況和下一階段的談判重點,其中資金問題是大家所關心的,也就是說資金在公約下運作還是由現有的國際金融機構運作。中國認為,希望能夠全球建立一個應對氣候變化的資金機制,在公約的框架下,接受公約的指導。發達國家出的資金應該給發展中國家,特別是要優先給非洲國家、小島嶼國家和最不發達國家,以及受氣候變化影響最大的國家使用。中國現在正在,以後也願意繼續通過南南合作、雙邊合作的形式,給這些最不發達國家、非洲國家、小島嶼國家資金上的支持。
對於最後會議是否能達成什麼成果,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執行秘書德博埃爾形容說,目前所處的階段就相當於上山的旅途走到了一半,現在正在排隊等著搭車,剩下的旅程將會速度更快、平穩、十分放鬆。包括中國代表團團長、解振華在內的一些代表也都對會議結果表示了謹慎樂觀。
14號當天,聯合國減災事務助理秘書長瑪格麗塔.瓦爾斯特倫在哥本哈根說,今年前11個月裡共發生245起一定規模的自然災害,其中超過90%與氣候有關,而非洲成為了受氣候災害影響最嚴重的地區之一。那麼非洲國家和民眾來說是如何看待哥本哈根大會的呢?
正在丹麥哥本哈根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引起了非洲各國民眾的普遍關注。就拿我所在的肯尼亞來說吧,當地民眾認為氣候變化已對肯尼亞社會經濟發展的各個方面造成了嚴重影響,國際社會是到了提高應對氣候變化問題的緊迫感和責任感的時候了。
肯尼亞總理奧廷加日前表示,溫室氣體排放造成氣候變暖,大面積森林被砍伐引發酸雨。由於氣候變化產生的嚴重影響,肯尼亞已連續四年爆發大面積旱災,鮮花、茶葉、咖啡等主要出口作物產量銳減,肯尼亞各動物保護區內的野生動物大批死亡,國民經濟遭受重創。
肯尼亞氣候學專家理查德.奧丁高表示,氣候變化對肯尼亞農業、能源、旅遊等幾乎所有的經濟產業都產生著不可估量的影響,使得肯尼亞在2030年遠景規劃預測中所提到的連續25年保持每年10%的經濟增長速度難以實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