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曾俊華:復甦不明朗 財政預算案避冒進過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1-28 09:03:22  


 
  在香港我們近期政制發展的爭議,亦可能會改變本地的政治地形(Political landscape)。這場爭議會將社會的政治意識帶到哪一個方向?立法會的政黨在民生經濟政策上,會不會變得更加激進?立法會議員會不會將政制改革與財政預算案掛鹇,令通過預算案的政治過程變得更加複雜呢?

  我沒有預知未來的水晶球,但我可以指出,特區政府對政制發展是?對抱有誠意的,亦希望以包容和開放的態度,凝聚社會的共識,逐步推動政制的發展,向前邁進,不要再次原地踏步。當然,我們亦了解這項工作是絕對不會輕鬆的。

  面對各項不穩定的變數,我們更要以審慎的態度來制定下一份財政預算案,以確保經濟穩健復甦,並為香港長遠的社會及經濟發展做好準備。我們在繼續應付金融海嘯帶來的挑戰的同時,亦要顧及經濟發展的需要,並且要維持政府財政的長遠穩定性。

  要達致剛才我所述的目標,是極具挑戰性的事情。在這個時候,重沩一些重要的公共財政原則,將有助我們展望前路。首先,政府的資源是來自市民,是市民的財富。而我們多年來奉行的公共財政原則,即遵行審慎理財、量入為出、簡單而低稅率的稅制,以及“市場主導、政府促進”的方針,是確保我們財政的穩定,確保大家的財富,市民的財富,可以適時用於有需要的地方,為理想的未來作出準備。這個政策行之有效,符合香港的整體利益,我們必須時刻緊記。

  其次,公共資源是有限的,但社會上的訴求卻是無限的。以有限的資源,處理無限的訴求,我們不但要小心訂定資源運用的優先次序,更要不時檢視這個優先次序,以具針對性的方式,用於真正有需要的項目,為香港尋求最大的整體利益。

  這些公共理財的基本原則,是香港賴以成功的基本因素。香港的成功歷史說明,我們的經濟發展與這些因素息息相關。不過,正如黑格爾(Georg Hegel)說:“歷史給我們的教訓是,人們從來都不知道吸取歷史的教訓。”

  我可以告訴大家,過去制定財政預算案時,不時會有人用不同的方式要求我們拋棄這些行之有效的原則,他們或者誘之以利、甚至脅之以威嚇。作為負責任的公職人員,我們是要堅守這些理財原則。在這個過程之中,我有時會感覺自己是希臘神話中,將自己綁在船桅上的船長,以免受到海妖的歌聲迷惑。

  這裡,我亦希望和大家分享一下制定下一個預算案的三個基本信念。

  第一,是務實穩定。環球和香港經濟受到金融海嘯打擊,元氣尚未完全恢復,而且暗湧處處。如何確保香港的經濟能夠穩固復甦,避免扼殺得來不易的“綠芽”復甦勢頭,將會是一項艱難的任務。

  為了應對金融海嘯,我們推出不少“非常措施”。但“非常措施”之所以叫做“非常措施”,即是在正常情況下我們不會輕易運用。除了在必要時小心使用之外,它們不應該,亦不能夠長期持續,否則將會對政府財政構成沉重的壓力,以及對市場的有效運作產生不良的影響。當中個別的措施如百分百存款保障,我們更加要與其他地方政府作出溝通及協調,務求共同實施適當的調整政策,確保區內的經濟和銀行體系不受影響。

  在今個月初的亞太經合組織財長會議中,我曾向與會的各國代表表示現階段並非作出大調整的成熟時機,我們會堅持“穩金融、萦企業、保就業”的策略,直至經濟得以穩健復甦。在這方面,我們的重要指標是要見到失業情況有明顯的改善,就業重回增長。何時及如何對這些非常措施作出調整,便需要作出審慎周詳的考慮。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