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溫家寶在科技界大會講話 稱科技決定民族興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1-24 17:06:04  


 
  最近,我主持召開了三次座談會。有47位經濟、科技專家,圍繞新能源、節能環保、電動汽車、新材料、新醫藥、生物育種和信息產業發展進行了熱烈的討論,提出了很好的意見和建議。如何抓住機遇,充分發揮中國經濟和科技的優勢?如何突出重點,確定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方向?如何加強科技支撐,突破產業發展的關鍵和核心技術?這是我給廣大科技工作者提出的題目。科學研究只有同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結合起來,才有強大的生命力。

  世界各國都高度重視新能源產業發展,正在加快推進以綠色和低碳技術為標誌的能源革命。中國在調整能源結構、提高能源資源利用效率、應對氣候變化方面,已經並將繼續作出積極努力。新能源發展要突出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包括水電、核電、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沼氣發電,以及地熱利用、煤的潔淨利用等。要加強宏觀規劃和配套設施建設,推動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有序發展。同時,要採取更強有力的措施,突破關鍵技術,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優化能源消費結構。新能源汽車已成為全球汽車工業發展方向。世界主要國家為保障能源安全,都在加快新能源汽車研發和市場開拓的步伐。中國經過近10年的自主研發和示範運行,在這個領域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大大縮小。當前緊迫的任務是,通過技術經濟、市場需求和經濟效益三個方面的充分論證,盡快確定技術路線和市場推進措施,推動新能源汽車工業的跨越發展。

  新材料產業發展對中國成為世界製造強國至關重要。目前,中國許多基礎原材料以及工業產品的產量位居世界前列,但是高性能的材料、核心部件和重大裝備嚴重依賴於進口,關鍵技術受制於人,“中國製造”總體水平處在國際產業鏈低端。無論是推進大飛機、高速列車、電動汽車等重點工程,還是發展電子信息、節能環保等重要產業,都面臨著一系列關鍵材料技術突破問題。必須加快微電子和光電子材料和器件、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結構材料、納米材料和器件等領域的科技攻關,盡快形成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新材料與智能綠色製造體系。

  21世紀是生命科學大發展的世紀。生物科技發展將顯著提高農業和人口健康水平。13億中國人的吃飯問題必須靠自己來解決,根本要靠科技。要發展轉基因育種技術,這是提高農業產量和改善產品質量的重要途徑。科學家建議超前部署分子設計育種,大規模挖掘動植物種質中蘊藏的優異基因資源。這樣,中國10年左右就可能實現小麥、水稻等主要農作物和豬、牛、羊等主要牲畜的優良品種的顯著改良。

  健康科技、生物醫藥事關民生大計。中國是一個發展中的人口大國,加快這個領域創新和發展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要把生命科學前沿、高新技術手段與傳統醫學優勢結合起來,研發適應多發性疾病和新發傳染病防治要求的創新藥物,突破應用面廣、需求量大的基本醫療器械關鍵核心技術,形成以創新藥物研發和先進醫療設備製造為龍頭的醫藥研發產業鏈,大幅度提升生物醫藥產業的國際競爭力。目前,世界主要發達國家的幹細胞研究發展勢頭強勁。幹細胞研究促進了再生醫學的發展,這是繼藥物治療、手術治療之後的又一場醫療革命。我們要力爭在幹細胞研究的更多領域取得領先地位,同時要高度重視、切實防範幹細胞研究引發的倫理問題。

  信息網絡產業是世界經濟復甦的重要驅動力。全球互聯網正在向下一代升級,傳感網和物聯網方興未艾。“智慧地球”簡單說來就是物聯網與互聯網的結合,就是傳感網在基礎設施和服務領域的廣泛應用。我在無錫考察時參觀了中國科學院微系統所無錫傳感網工程中心,很高興看到一批年輕人正在從事傳感網的研究。我相信他們一定能夠創造出“感知中國”,在傳感世界中擁有中國人自己的一席之地。我們要著力突破傳感網、物聯網的關鍵技術,及早部署後IP時代相關技術研發,使信息網絡產業成為推動產業升級、邁向信息社會的“發動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