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溫家寶在科技界大會講話 稱科技決定民族興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1-24 17:06:04  


 
  去年9月以來,百年罕見的國際金融危機,使世界經濟遭受了上世紀大蕭條以來最為嚴重的挑戰。這場危機波及範圍之廣、影響程度之深、擴散速度之快,超出了人們的預料。中國經濟也受到嚴重的衝擊,主要是外部需求萎縮,產能過剩凸顯,一些行業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失業人員增多,經濟增速明顯下滑。我們及時果斷地調整宏觀經濟政策,堅持把擴大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作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基本立足點,努力做到速度與結構、質量、效益相統一,政府調控與市場作用相結合,促進增長與改善民生相協調,全面實施並不斷豐富完善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一攬子計劃,比較快地扭轉了經濟增速下滑的態勢,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為世界經濟復甦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我們清醒地認識到,國際金融危機對中國的機遇前所未有,挑戰也前所未有。短期的困難和長期的矛盾交織在一起,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的任務越來越艱巨,資源環境的制約越來越突出,國際經濟和科技競爭的壓力越來越大。只有加快體制創新和科技創新,我們才能從根本上克服國際金融危機的不利影響。因此,在經濟積極向好的趨勢得以鞏固的時候,應該而且必須開始考慮長遠的事情。長遠的事情是什麼?我認為最重要的是科技和教育。要使中國真正走在世界的前列,必須有強大的科學技術力量,有一支富於創新的人才隊伍,這是中國發展的後勁之所在、力量之所在。

  歷史經驗表明,經濟危機往往孕育著新的科技革命。正是科技上的重大突破和創新,推動經濟結構的重大調整,提供新的增長引擎,使經濟重新恢復平衡並提升到更高的水平。誰能在科技創新方面占據優勢,誰就能夠掌握發展的主動權,率先復甦並走向繁榮。1857年的世界經濟危機,是第一次波及全球的生產過剩危機。這次危機引發了電氣革命,推動人類社會從蒸汽時代進入電氣時代。內燃機和電動機逐步取代蒸汽機,創造了電力與電器、汽車、石油化工等一大批新興產業,同時大幅提升了機械、冶金等產業的發展水平,工業文明成為世界發展的主流。1929年的世界經濟危機,是20世紀最為嚴重的全球經濟危機。這場危機引發了電子革命,推動人類社會從電氣時代進入電子時代。電子產業迅猛發展帶動了一批高技術產業崛起,推進了傳統產業的升級換代,世界產業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全球化、知識化、信息化、網絡化的新時代逐步到來,有別於以往工業革命的新型人類文明形態正在形成過程中。面對當前這場國際金融危機,各國正在進行搶占科技制高點的競賽,全球將進入空前的創新密集和產業振興時代。美國提出,將研發的投入提高到GDP的3%這一歷史最高水平,力圖在新能源、基礎科學、幹細胞研究和航天等領域取得突破;最近又兩次提出美國科技的主攻方向,包括節能環保、智慧地球等。歐盟宣布到2013年以前,將投資1050億歐元發展綠色經濟,保持在綠色技術領域的世界領先地位。英國從高新科技特別是生物制藥等方面,加強產業競爭的優勢。日本重點開發能源和環境技術。俄羅斯提出開發納米和核能技術。我們必須目光遠大,把握機遇,在這場競爭中努力實現跨越式發展,縮小與發達國家在經濟和科技方面的差距。

  怎樣推動中國經濟在更長時期內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盡快走上創新驅動、內生增長的軌道,是我最近一個時期重點調研和經常思考的一個問題。我覺得,戰略決策、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和產業化這四個方面的儲備決定著未來。我們已經作出並將繼續完善戰略部署。制定了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把建設創新型國家作為戰略目標,把可持續發展作為戰略方向,把爭奪經濟科技制高點作為戰略重點,逐步使戰略性新興產業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主導力量。這些前瞻性、戰略性和全局性安排,體現了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我國科技發展戰略方針。

  科學選擇戰略性新興產業非常關鍵。選對了就能跨越發展,選錯了將會貽誤時機。戰略性新興產業必須掌握關鍵核心技術,具有市場需求前景,具備資源能耗低、帶動系數大、就業機會多、綜合效益好的特征。目前我國經濟運行中的最大困難,就是外部需求急劇減少,而且將來在相當長的時間也很難恢復到危機之前的水平。在這種情況下,一部分產業就暴露出產能過剩問題,而且其中一些產業又沒有掌握核心和關鍵技術。面對這種情況,我們必須重視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同時要在最有基礎、最有條件的領域突破核心和關鍵技術。選擇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科學依據是什麼?最重要的有三條:一是產品要有穩定並有發展前景的市場需求;二是要有良好的經濟技術效益;三是要能帶動一批產業的興起。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