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台灣競爭力論壇:馬政府如何對美國說“不”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1-11 10:17:37  


台灣競爭力論壇供圖。
  中評社台北11月11日電/台灣競爭力論壇10日於“立法院”紅樓舉行“馬政府如何對美國說“不”--台灣如何重開對美談判牛肉進口?”研討會。本次研討會由台灣競爭力論壇主辦,旺報總主筆戎撫天擔任主持人,並由台灣競爭力論壇副秘書長謝明輝進行引言。與會者包括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員廖南詩、台灣競爭力論壇生物科技組執行長金克寧、“立法委員”羅淑蕾及師範大學國際事務與全球戰略研究所兼任副教授蔡宏明。

  戎撫天指出,台灣可以要求重啟談判,也可以在WTO架構下與美國諮商,今天台灣高張的民意,正是政府抗拒美國壓力的,政府適當運用,可以確保台灣人民的健康及利益。

  謝明輝認為,台灣要對美國說“不”,可有以下六點措施: 1.認清目前我國所處的戰略位置,了解對美國說“不”後台灣所需付出的代價。2.利用日本首相鳩山由紀夫提出“東亞共同體”構想美日摩擦的機會,增加我國的談判籌碼。3.藉由中美較勁的國際環境,以中制美,取得平衡點。4.利用台灣地理獨特的戰略優勢,與美國討價還價。5.藉由台灣反美牛肉進口的高漲民意,向美國說“不”。6.對美國說“不”,需逐步到位,即使這次無法成功,也可將其作為未來對美國談判之籌碼。

  廖南詩表示,由飼料傳遞之狂牛症病源,可發生於七個月內之幼牛,但目前並沒有診斷活牛感染的方法。帶骨牛肉、牛骨及牛內藏為台灣普遍使用的食材,因此台灣的發病率可能會高於國外。建議政府若確定要開放疫區牛骨及牛內臟進口,須切實作到台灣之風險評估、對牛隻的檢測、防止疫區牛產品進入動物食物鏈,及若台灣成為疫區之後果因應對策。

  金克寧指出,台灣目前屬於未受狂牛症感染的區域之一,雖然美國狂牛症出現的機率不高,但無可否認的,食用進口狂牛症疫區之牛內臟及絞肉,會提高台灣淪陷為狂牛症疫區之可能性。而台灣政府及有關科研機構應有向民眾告知的義務,除了要說明台灣居民“較世界其他居民更易感染狂牛症”,也要加強民眾拒絕狂牛疫區產品之心理建設。

  羅淑蕾表示,這次政府相關單位與美國牛肉談判的過程相當拙劣與草率,也沒有做到事前的溝通及準備,使得無法對人民作清楚的交代。政府其實有義務及責任要重啟“美國牛肉輸台議定書”之條利,以保障人民的安全、健康及幸福。

  蔡宏明認為,要消除開放美國牛肉進口衍生之風險及人民健康安全的疑慮,並兼顧議定書承諾的履行,無疑是當前政府必須審慎處理的。對此,回歸WTO規範與爭端解決機制,是目前避免美方政治壓力的可行選項。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